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今年全世界壟罩在戰爭的動盪與地球環境劇烈變化,歐洲的高溫熱浪,亞洲大範圍的缺水乾旱及巴基斯坦的暴雨;人與地球的失衡,帶來了災難。台泥與企業伙伴共同推動的EARTH HELPER倡議,就是每一個人共享地球的基本生活態度,也是為了下一代的責任跟義務。每一個人都要盡力幫助地球!努力修補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台泥今年在天下評鑑的「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永續」四大構面,今年成績皆為歷年最佳,尤其環境永續與社會參與面向,分別為大型企業組第2名及第3名。評審團特別以「破天荒」來形容台泥,背著高排放「原罪」包袱締造出佳績,而台泥將花蓮和平水泥廠打造為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亦被列為工業與城市永續共生共榮的重要示範。

台泥未來10年將以低碳水泥、資源循環與綠色能源三大核心事業,依照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設定,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同時,我們也將結合跨產業伙伴、跨界資源,共同推動節能、低碳的新生活模式,積極實踐永續觀念,體現企業社會責任。

環境永續面向-依SBT,2021年台灣地區碳排放強度,較2016基準年降低5.1%。同時成為國際倡議EP100會員,承諾2040年能源生產力相較2016年提升50%。為強化碳管理,2022年台泥全數製品廠、水泥廠及集團營運總部皆通過ISO 14064,2020年取得全台首張水泥碳標籤,2021年再獲減碳標籤,持續開發低碳產品,結合水泥及儲能核心事業,創新設計比一般櫃體減碳40%且具防爆抗火功能的UHPC儲能櫃。

循環經濟上,以水泥窯高溫優勢,2021年協助半導體、鋼廠等十大產業,處理難以去化的事業廢棄物,達台灣整體總量5.5%,下一階段將協助處理生活垃圾,「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最快於2023年完工,每日可處理200噸生活垃圾,每年預估可減碳4萬噸。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台泥自2018年起投入再生能源,彰濱風光電廠、漁電共生、地熱發電到目前海洋能開發案,2025年台泥再生能源發電量已可達RE100,由於水泥業非出口導向,以朝向優先提供台灣其他企業的綠電所需。

2021年啟用全台第一座智慧儲能調頻系統(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AFC),於2021年513、517和今年303大跳電當中,發揮毫秒穩定電網的功能,2021年收購海外儲能公司更名為NHΩA,截至9月底,全台總共有4座NHΩA.TCC充電站,結合綠能、儲能與行動科技的新能源新生活模式充電服務。

社會參與面向- 以2020年開放之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做為「EARTH HELPER」節能、低碳新生活的實踐基地,開幕至今截至7月底已有逾547萬人次造訪。台泥打破單向回饋思維,透過招募與培力課程,提供創業機會與近百名職缺,創造3.54元的社會影響力成果(SROI),2022年獲得97.6%同意,通過關係部落諮商權,與部落、社區從建立信任到共融共好。2022年則延伸至台東布農族的故鄉「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邀請 26 家台東在地品牌進駐打造永續旅遊新基地,並聘用7成以上延平鄉鄉民,台泥將持續推動產業與社區共創新價值。

企業承諾面向-台泥以人為本,全職涯福利照顧,推動產學合作與東華大學及花蓮四維高中展開「電機技術人才產學合作計畫」;提升人才視野,亦是首家引進麻省理工學院(MIT)產業連絡計畫的企業。員工照顧計畫從在職到退休,提供員工持股信託(ESOP),參與率高達97.05%。首創推出退休雙軌福利制度,屆齡60歲退休的員工更可加乘提撥,推動退休同仁加入團體醫療保險及三險保障,已有31%退休員工參與三險計畫。

壹蘋娛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entertainment

壹蘋新聞網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