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認為,低潮與掙扎是成長的必經之路,Jolin坦言,雖與兩位常見面,卻少有如此深入的創作對話,才發現「覺得自己不夠好、無能為力」是共同經歷。蔡健雅以《失語者》專輯為例,表示當時理想與能力落差大,屢受挫折,甚至被自己的「無能」嚇醒;雖煎熬,卻因不斷推翻重來而突破框架。
吳青峰則提到官司風波是近年最感受到「痛苦」的經歷,當時他長達一個月陷入低潮。直到某一天工作,他決定不再困在痛苦中,並在心裡築起結界,也從那一刻起轉念,逐漸好轉。Jolin更拋出話題:「藝人多半被崇拜,但我們自己是否曾羨慕或想成為別人?」
她分享,羨慕通常發生在自己「還不會的時候」,例如每次和新的舞蹈老師合作,看著舞者能快速記住舞步,就會又羨慕又嫉妒;或在混音時,發現有人能聽出更細緻的細節,也會心生欽羨。她直言,自己也曾因外型而產生嫉妒:「女生會有一些『body shame』,以前會無意識搜尋國外健身教練,覺得那是我沒有的東西、我無法變成那樣,對比之後會有一種羞愧感。」
蔡健雅回憶,自己踏入音樂圈的起點只是因為喜歡寫歌、唱歌,沒有想過要成為一個「明星」。直到來台北發展,才因演藝圈的文化差異感到格格不入,「我不知道我是誰,覺得自己很沒存在感。」她說,雖然會欣賞與崇拜別人,但從未想成為對方。
蔡健雅分享。「好多年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舞台,後來是透過音樂找到自己的樣子。」吳青峰則笑說,他最羨慕的是家裡的貓:「牠每天就躺著、看著,也不覺得無聊,可能在牠的世界裡根本不會想那些事情,只是享受當下的快樂。」


金曲國際音樂節唱響國際 「當代電影大師」韓國仁川開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