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評論該展買氣興旺,是因為開幕當天幾乎與小S一家關係良好的親朋好友全數出場,因為這些人的豪氣買畫,讓展場共25件、分別落在10萬、8萬、6萬、1萬之間不等的畫作被搶購一空,羨煞不少台灣的正牌藝術家。此外各大媒體還以大篇幅、長時段的報導鋪天蓋地,讓該展幾乎享有與大都會、泰德美術館收藏展的報導等級與規格。
簡秀枝質疑,雖是大篇幅報導,但幾乎都不提展覽地點,在幾經打聽下,才發現是在一個不熟悉的畫廊展出。而該策展人為許的老師李承道,也表示許是他在教學第10年遇到的青年創作者,認為有些人天生就適合當藝術家,具有潛力的創作者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應該嶄露頭角。
然而有些報導以畫作中「藏著一家人對已逝大S的愛」,「Lily感謝姨媽大S鼓勵她,走藝術之路」,讓簡秀枝質疑記者這樣的報導,會不會是被誤以爲在消費大S、搏聲量;也認為許韶恩的外型與一般藝術院校學生,樸實無華的穿著,大異其趣,更像明星。
簡秀枝反觀台灣藝術界,認為長久以來,許多優秀藝術家的創作,縱使意涵深遠,品項豐富,個人風格也獨特,但卻乏人問津,因此土氣和信心都大受影響。不少藝術家看到該展覽媒體齊聚、星光熠熠、搶購畫作之聲,此起彼落,真是五味雜陳。簡秀枝說,其實大家都期待這不是特例,而是台灣藝術市場的破冰,從此會迎來買氣的曙光。
從事台灣藝術媒體工作者多年的她,認為藝術很主觀,優劣良窳很難說,但藝術的水更深,古今中外,許多藝術中人,耗費一生的努力,都不一定能推出作品,不是現代速食社會,拿起彩筆揮灑,就叫藝術品。
觀察許韶恩,簡秀枝認為,年輕女孩有想法、喜歡創作、樂於分享,都是好事,尤其出身自高知名度的家庭,擁有相對多的財富與社會資源,很容易贏得掌聲,但過早把年輕孩子捧上舞台,與市場連結,讓她以為藝術就這麼簡單、賣畫這麼容易,真的是智慧之舉嗎?古有明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滿溢的喝采恭維之後,年輕築夢者的漫漫長路,該如何走下去,才是關鍵,不得不慎。
簡秀枝以近期正在北美館展出的「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Your curious journey)作品為例,表示其中有幅作品《冰河融化系列1999/2019》,是藝術家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1967-),花費了20年,遠赴格陵蘭島拍攝,然後作比較。意即一幅作品的醖釀到完成,至少花上20年時間,足見身為藝術創作者,認真與嚴肅態度,絕不是花拳繡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