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4年的《哥吉拉》(台灣片名:原子恐龍)開始,這部由山崎貴擔任導演、編劇與視效總監的《哥吉拉-1.0》,是系列電影(哥吉拉系列電影也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影史持續最久的系列)的第37部。山崎貴2019年3月開始著手寫劇本,但因碰到疫情,讓他有3年時間細細雕琢,而疫情期間瀰漫全球的焦慮感與對政府的不信賴感,成為他故事的主要靈感。山崎貴希望這些元素都能在電影明確地反映出來。他決定不把故事設定在現代日本,因為會與2016年的《正宗哥吉拉》太過相似。他把故事著眼於二戰後百廢待舉的日本,讓《哥吉拉-1.0》能去探索反核、反戰、創傷、希望、罪惡感與救贖等主題。哥吉拉也象徵著電影中日本對核能浩劫的觀點,更呼應了1954年的元老電影《哥吉拉》。

《哥吉拉-1.0》2023年10月18日在新宿東寶大廈首映,也被選為東京影展閉幕片,隨後在首集上映70週年紀念日、別具意義的11月3日於日本上映,接著12月1日起陸續在北美、歐洲發行,也開始掀起一股全面性的哥吉拉熱潮。

Surprise 1:好萊塢的主流片廠公司,聽到這數字,下巴應該都要掉到地上了,因為這部電影預算竟然只有1000到1200萬美元(約3.2億到3.8億元台幣),也有媒體寫1500萬美元,無論如何,都只是好萊塢一般電影的零頭、可能只夠付主角片酬。但電影不僅佳評如潮(爛番茄98%),還與預算動輒上億美元的《A.I.創世者》、《星際異攻隊3》、《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 與《拿破崙》等好萊塢片分庭抗禮,一同競逐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特效獎。

《哥吉拉-1.0》是該系列電影首度提名奧斯卡的作品、也是入圍該獎項的首部日本電影,而且它還很爭氣地得獎了,真的讓好萊塢顏面無光。片中所有610個視效鏡頭,全由日本的視覺特效公司「白組」調布市工作室的35名特效師完成,《洛杉磯時報》曾報導,預算有1/4到1/3花在視覺特效上,足足花了8個月才完成。

Surprise 2:《哥吉拉-1.0》在日本成為2023年上映最賣座的真人實景電影,締造約15億台幣票房;在海外的成績更讓東寶驚喜,熱賣1.15億美元(約37億元台幣)。該片成為北美影史最賣座的日語發音電影、也是最賣座外語片的第三名。

Surprise 3:電影拿到影壇最高榮譽小金人肯定,在亞洲有為數頗眾的哥吉拉迷敲碗想看。但讓人驚訝的是,明明鍍金能讓電影增加賣點與看點,但電影除了日本以外,在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戲院就是看不到!據悉台灣有多家獨立片商,都曾向東寶詢問買片卻未果。馬來西亞也有至少兩家片商反映,他們都想向東寶買片,但是東寶就是不賣!

Surprise 4:電影明明很熱賣,而且1月23日奧斯卡入圍名單揭曉、話題正熱,電影還在1月26日推出限定黑白版本,但北美戲院業者卻被告知,《哥吉拉-1.0》所有版本都必須在今年2月1日下片。奧斯卡影藝學院成員如果還沒看過戲院版,就只能將就在影藝學院提供的平台觀賞。一般觀眾如果沒在此期限前進戲院看,就再也看不到戲院版本了。

Surprise 5:就在6月1日,無緣在戲院觀賞的哥吉拉迷驚喜發現終於在Netflix得見《哥吉拉-1.0》;也開放以5.99美元(約193元台幣)數位租借、或是14.99美元(約483元台幣)數位下載。媒體指出,從來沒聽過任何一部電影會在周六上線、在Netflix更是聞所未聞。而且最不尋常的是,該片會在Netflix上架,事先沒有任何消息發布與風聲,Netflix只在美國周六太平洋時間晚上9點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提醒用戶電影已上線,低調到根本不像Netflix買大片的操作方式。

該片贏得小金人後,本地影迷紛紛討論為何台灣戲院怎麼樣都看不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影迷與業界流傳著一種說法,據說是與片中二戰的故事設定,對於亞洲各國是敏感題材有關,所以擁有該片發行權的東寶公司,不想讓電影在日本以外的東亞與東南亞市場上映。但電影主題明明講的是反戰,而且其他包括《蒼鷺與少年》、《窗邊的小荳荳》與《鬼太郎》等近期的日本電影也都以二戰為主題,這樣的解釋似乎說不通。

《IndieWire》曾分析為何該片無法在戲院看到的原因,提到東寶與美國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的合約,也許就是最合理的解釋。

文中提到,傳奇娛樂公司自2014年起,從東寶獲得哥吉拉電影的好萊塢拍攝授權至今(本來2020年到期、後來又延長),在好萊塢另外打造一個「怪獸宇宙」。東寶保有自行拍攝哥吉拉系列電影的權利,但是在與傳奇娛樂的合約裡,卻有一條不得與傳奇娛樂所推出的哥吉拉電影同年發行的限制。

看到貓膩了嗎?傳奇影業製作、華納兄弟發行的《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在今年3月29日上映。按照合約,東寶的哥吉拉電影不能與《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同年上映與打對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東寶不只授權傳奇娛樂拍攝權,它也是《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的其中一家製片公司,所以讓兩部哥吉拉電影打在一起,也有損害東寶本身票房獲利的可能性。

那麼為何台灣不能像其他市場在去年12月上映呢?業界人士向《壹蘋》分析有3個可能:1. 過去哥吉拉電影在台灣並不賣座,在口碑沒發酵前,獨立片商經過評估後不敢貿然下手。2. 東寶不想在亞洲市場先上映,可能顧慮到盜版問題。3. 既然電影不能在今年上戲院,就乾脆把播映權重金賣給Netflix,應該也不會少於票房收益。

根據Netflix公布的數據,《哥吉拉-1.0》至6月9日的總觀賞時數為3130萬小時,目前位居全球非英語片排行第二名。

《哥吉拉-1.0》視效驚人,而且預算只有好萊塢大片的10分之1。Netflix提供
《哥吉拉-1.0》視效驚人,而且預算只有好萊塢大片的10分之1。Netflix提供
山崎貴身兼導演、編劇與視效總監,日前帶著綁著蝴蝶結的金色哥吉拉公仔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模樣逗趣。翻攝X@godzilla231103
山崎貴身兼導演、編劇與視效總監,日前帶著綁著蝴蝶結的金色哥吉拉公仔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模樣逗趣。翻攝X@godzilla231103
《哥吉拉-1.0》不只好看在視效,其中充滿人性的故事才是電影動人之處。Netflix提供
《哥吉拉-1.0》不只好看在視效,其中充滿人性的故事才是電影動人之處。Netflix提供
哥吉拉堪稱是最能代表日本電影的怪獸。Netflix提供
哥吉拉堪稱是最能代表日本電影的怪獸。Netflix提供
1954年的《哥吉拉》是系列電影的元老。
1954年的《哥吉拉》是系列電影的元老。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蘋10點強打|狄鶯滿手垃圾餿水!孫安佐交保限制住居 在家遛肌肌沒幫媽(狗仔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