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採訪台灣年輕劇迷,他們認為《慶餘年2》保持有趣的反轉劇情,和豐富的中國文化元素,是期待已久的經典大作,一開播就很著急「范閒到底死了没」。有人第1季看了3遍,他舉例「范閒醉酒吟詩」讓台灣年輕觀眾很有感,會自己去了解唐詩,「會發現我們其實同根同源,我們其實就是中國人,自然而然就會因文化而驕傲,畢竟我們用的都是中文,這東西是斷不掉的」。

報導指出,《慶餘年》除了反轉劇情、經典台詞,當中的中華文化元素也吸引台灣觀眾,像是年輕美眉們會穿漢服、旗袍出門,「我覺得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看劇的時候會覺得回到了自己該待的地方」。


【推薦新聞】張若昀《慶餘年》1、2季隔5年顏值飆升!對比照判若兩人


《慶餘年》在台灣的熱度,展現了近年來中華文化和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對台灣年輕人,尤其是00後影響頗深,現在的00後更能夠接受大陸文化,更能認同自己是從哪裡來。

文化大學教授劉性仁表示,相對於台灣當局去中國化教育嚴重的情況,陸劇對於加強台灣年輕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對中華文化的了解都有很大幫助,透過民間文化的交流,較容易達到心靈契合,共同復興中華文化,「中華文化跟中華民族是兩岸最基本的共識,也是共同追求的價值,我們應該要共同致力維護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

報導指出,現階段很多台灣年輕人可能受限於經濟或時間因素,沒辦法走訪大陸,但陸劇、社交媒體等熱度不斷升高的文化管道,實現了兩岸青年的無障礙交流,也成為了兩岸融合發展的有效渠道。

《慶餘年》系列感染台灣年輕美眉穿漢服出門。翻攝慶餘年官微
《慶餘年》系列感染台灣年輕美眉穿漢服出門。翻攝慶餘年官微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宋慧喬再帶「豪門弟」出任務 跑完CHAUMET趴當威尼斯最美觀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