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重虐童刑責三讀 立委:虐殺兒童罪該萬死可處死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虐待死亡,引發國人震怒。立法院會今(18日)三讀通過《刑法》第272條、第286條修正案,增訂殺害未滿7歲兒童加重其刑二分之一;倘虐殺未滿7歲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對於未滿7歲之人以凌虐方式致死,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對此,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表示,如果不能以最嚴厲的法律手段來遏止這種惡行,誰還能保障下一個孩子的安全、誰還能讓孩子的生命免於恐懼。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虐待死亡,引發國人震怒。立法院會今(18日)三讀通過《刑法》第272條、第286條修正案,增訂殺害未滿7歲兒童加重其刑二分之一;倘虐殺未滿7歲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對於未滿7歲之人以凌虐方式致死,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對此,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表示,如果不能以最嚴厲的法律手段來遏止這種惡行,誰還能保障下一個孩子的安全、誰還能讓孩子的生命免於恐懼。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剴剴案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虐死男童,震驚全台。隨著案件持續審理,社會關注度持續升溫。今日下午,兒福聯盟發表3點聲明,強調「沒有未訪視、沒有造假紀錄」、「檢方已排除與保母勾結及欺騙家屬」及「社工與機構無包庇」,並同時拒絕接受任何媒體訪問。
1歲男童剴剴的慘死,不僅是2名惡保母泯滅人性的作為,更暴露出兒童保護體系的全面崩壞。這起案件不僅涉及劉姓保母及其姐妹的殘忍虐待,更顯示了衛福部與兒福聯盟的集體失職,無數可避免的疏失,將這個無辜的生命推向死亡的深淵。剴剴的死,是兒福聯盟、社會局和衛福部監督失敗的直接後果,是台灣弱勢兒童保護體系徹底崩塌的警鐘。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1歲男童剴剴於2023年12月24日因呼吸困難送醫不治,經醫院檢查發現身上有多處傷勢,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男童生前疑遭受虐待。收養家庭的劉姓保母及其姊妹被檢方列為嫌疑人,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剴剴的出養過程由兒福聯盟負責,外界對於兒福聯盟的訪視機制以及主管機關衛福部的監督責任以及衛福部對收出養制度的管理,均提出質疑。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台北市前年(2023年)12月發生震驚社會的虐童致死案,引發民眾對剴剴案修法判死民意沸騰,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有民眾於2月20日提案「加重虐童案刑責」相關議題,提案不到1個月即湧入11.6萬人附議,前天3月17日更一度湧入近80萬人次,因瞬時上線人數及流量超過系統負荷,導致系統自17日起持續發生瞬斷情事,國發會今表示今已立刻重啟,民眾已可正常使用。
【記者張欽/台北報導】台北市前年(2023年)12月發生震驚社會的虐童致死案,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姐妹被控虐死1歲男童剴剴,北檢去年(2024年)4月依《刑法》對兒童凌虐而妨害自由致死等罪起訴,全案採國民法官審理。台北地院今天下午將4度開準備庭,將繼續進行爭點整理、證據調查等程序。由於剴剴真的死得太冤枉,不少媽媽們覺得是「社會對不起他」也對這對惡保母姐妹花深惡痛絕,今天預計將會有來自桃園、台中、雲林、台南等地的民眾串連前往,希望讓更多人重視兒童保護議題。
【記者張欽/台北報導】台北地院今首度審理凱凱虐死案,劉彩萱、劉若琳姊妹均否認犯行,且均不同意行國民法官程序審理,並指控檢方違反偵查不公開且操作輿論,讓偵查內容呈現在媒體新聞上,導致國民產生偏見,影響國民法官心證,且檢方首度挑戰國民法官規定,法院若不回應,應判決公訴不受理,既使執意要採國民法官審理程序,也應不公開審理。
衛福部6日公告再度說明「媒體報導兒少及性暴力事件指引」,希望保護被害人隱私的同時捍衛社會公共利益,但話講得好聽,真的有辦法嗎?
【黃詩淳/綜合報導】北市一名1歲10個月大的男童剴剴(化名),遭到劉姓保母姊妹凌虐致死,而負責督導的兒福聯盟陳姓女社工訪查不實,被台北地檢署依過失致死、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並希望法院能從重量刑,知名律師呂秋遠認為雖然這只是個案,但是對於社工的打擊還是很大,直言「兒福聯盟是最大的幫兇」。
【徐士朗/台北報導】台北市保母劉彩萱與妹妹劉若琳涉嫌虐死1歲男童剴剴,兩人今年4月間,被依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罪等3罪起訴,最重可判無期徒刑。而負責出養及安置、訪視等業務的兒福聯盟女社工陳尚潔,因未盡保護職責,事後還卸責掩飾犯行,甚至成立群組企圖掩蓋犯行,遭檢察官依過失致死及偽造文書罪起訴,並建請法院從重量刑。對此,兒盟認為細節仍待釐清,認為檢方援引不完整或錯誤規定,將誤導媒體及社會大眾對於案件真實情況及社工工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