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季必看!正妹營養師教你「對症補營養」 快恢復不拖病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流感季來臨,許多人都有「一人中標、全家遭殃」的慘痛經驗。正妹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提醒,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在努力對抗病毒的訊號。除了多休息,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症狀補對營養,才能幫身體恢復體力、提升抵抗力。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流感季來臨,許多人都有「一人中標、全家遭殃」的慘痛經驗。正妹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提醒,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在努力對抗病毒的訊號。除了多休息,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症狀補對營養,才能幫身體恢復體力、提升抵抗力。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10月連假人潮多,出遊聚會機會變多,疾病管制署今(14)日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有症狀在家休息」等好習慣。疾管署表示,符合公費流感和新冠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務必要盡早接種,以防範腸病毒、腹瀉、流感、新冠等傳染病趁機流行。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114年度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第一階段自10月1日起,包括醫護人員、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孕婦、6個月以上到入小學前幼兒、重大傷病與慢性病患者、安養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幼兒園及托育人員、國小到五專三年級學生,以及禽畜與防疫相關人員,都能免費接種。第二階段則從11月1日開始,50至64歲沒有慢性病的成人也可施打。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開學後A型流感疫情急速升溫,小兒科門診量暴增2至3倍,教師節連假更有不少家長帶孩子急診就醫。第一線醫師驚訝發現,過去被視為流感「仙丹」的抗病毒藥物療效大不如前,甚至出現抗藥性。有醫師在群組示警,近期A型流感抗藥性比例恐升到5%至6%,臨床已出現病人反覆發燒的案例,甚至有一名27歲上班族,打完抗病毒針劑隔天仍高燒,血氧一度驟降到90%。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管署監測,上周全台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超過11萬5930人,比前一周增加13.1%,急診就診比率也達11.5%,顯示已正式進入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開打,不少民眾疑惑「得過流感還要不要打?」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23)日公布最新監測數據,國內流感疫情已進入流行期。第38週(9/14-9/20)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數達115,930人次,比前一週增加13.1%,急診比例也突破11.5%流行閾值。實驗室檢測顯示,目前以A型H1N1為主,不過A型H3N2比例正逐漸上升。至於新冠方面,上週就診人數2,184人次,雖然呈下降,但鄰近的日本、韓國及美國都在疫情高峰,國際仍不可掉以輕心。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25)日公布最新流感疫情監測數據,第12週(3/16-3/22)全台因類流感就醫人次約11萬1百例,與前一週差不多。雖然監測資料顯示流感占比下降,疫情已逐漸脫離流行期,但仍有重症及死亡病例發生。上週(3/18-3/24)新增24例流感併發重症,11人不幸病逝,主要感染A型H1N1病毒。疾管署提醒,流感雖然趨緩,但氣溫變化大,仍要做好防範,以降低重症風險。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流感疫情原本預期本週能降溫,但目前仍在流行中!疾管署今(18)日表示,上週(3/9-3/15)全台約10.8萬人因類流感症狀就醫,雖然人數緩慢下降,但仍在流行警戒值附近。上週(3/11-3/17)又新增45例重症、15例死亡,主要感染H1N1。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雖然門診、住院人數有減少,但急診就診比例仍高,估計要到3月下旬才可能脫離流行。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25日)公布上週(2月16日至2月22日)新增23例流感死亡病例,其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1歲多的女嬰。該女嬰沒有先天疾病,也已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但感染A型H1N1後,短短4天內病情急速惡化。起初她發燒、咳嗽、流鼻水,2天後就醫確診流感,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但隔天突發42度高燒、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緊急送醫時肺部已嚴重受損,還出現持續痙攣、低血氧、低血壓,最終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住院4天後不幸去世。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25日)表示,2025年第8週(2月16日至2月22日)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3.7萬,雖然有下降趨勢,但仍是近10個流感季同期次高。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的呼吸道病原體仍以流感病毒為主,尤其是A型H1N1占多數。由於近期氣溫變化劇烈,病毒仍在社區持續傳播,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特別是重症高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