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鷹派難波萬!美國準國務卿盧比歐:中國靠欺騙取得超級大國地位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他們反而藉由說謊、欺騙、駭客入侵和竊取等方式躍升為全球超級強權,以犧牲我們為代價。」這就是美國準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今天出席參院人事任命聽證會時,對中國做出的最嚴厲指控。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他們反而藉由說謊、欺騙、駭客入侵和竊取等方式躍升為全球超級強權,以犧牲我們為代價。」這就是美國準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今天出席參院人事任命聽證會時,對中國做出的最嚴厲指控。
2024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牽動全球局勢,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團票,確定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對台灣而言,需要小心的是川普上台後,可能影響台灣的「三件事」。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約15288公里)」,這是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先前表示,美國想要協助保衛台灣所面臨的困難。不過,考慮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美國承諾的莊嚴性,以及美國身為全球唯一超級強國的客觀事實,川普任內的美國前總統潘斯(Mike Pence)宣示,「台灣絕不能淪陷」。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中國長年來文攻武嚇,毫不隱瞞侵台企圖,美國學者今天指出,中國武力犯台可能導致半導體供應中斷,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堪比二戰當時,甚至更嚴重。
美國各大航空公司和航空工會周四(4/11)發布共同聲明,敦促總統拜登暫停批准增加美中之間航班,理由是當前「中國政府的反競爭政策」。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周三(2/07)警告,世界正進入「混亂時代」,安理會深陷分裂,無法解決以哈戰爭等重要議題。
台裔美籍影像工作者江松長執導的紀錄片《金門》5日在《紐約時報》平台上架,他以自身台灣出生、美國長大、在中國工作的經驗,向美國觀眾提供一個台海議題的觀看視角。
台灣13日舉行總統及國會選舉受到全球關注,美國西岸大報「洛杉磯時報」指出,選舉結果具有歷史性意義,但也加深對中國的緊張關係,維持台海和平是新任總統賴清德的一項艱鉅任務。
【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美西時間周三(11/15)在舊金山APEC領袖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二在APEC部長級會議強調,美國相信亞太經濟體可自由選擇夥伴。路透社分析指,這段談話毫不掩飾是衝著中國來的。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周三(10/18)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罕見畫面顯示,普丁的隨行官員攜帶著用來下令發射核彈的核按鈕手提箱。
【記者臺孝婷/台北報導】適逢228事件76周年以及《悲情城市》數位重映,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下稱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出「電影記憶:不曾遺忘的歷史」228限定專題,一連播映《悲情城市》、《好男好女》 和《超級大國民》3部經典作品,將透過影像再次回憶228事件以及白色恐怖所帶來的歷史反思。
美國共和黨今晚將舉行黨內總統參選人初選辯論第2場,共和黨籍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表示,這場辯論必須談論與中國的「新冷戰」及保衛台灣。
拜登政府17日表示,美國計劃擴大禁止向中國出口由半導體大廠輝達(NVIDIA)等企業設計的先進人工智慧晶片,防北京取得美國尖端科技來強化軍事發展。
【董曉潔/綜合外電、中央社】以巴衝突情勢增溫,西方國家多挺以色列,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地9日卻在X(推特)發文,譴責強大的西方國家及媒體等機構「虛偽、偏執和病態」,導致以巴雙方逾70年的衝突始終無法有效解決;現任首相安華也批評國際社會偏袒,漠視巴勒斯坦人遭受暴行和壓迫。
繼美國總統拜登先前以「獨裁者」形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近日接受美媒訪問時也指習近平是獨裁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表示,德方言論是「政治挑釁」,已提出嚴正交涉。
2023年諾貝爾獎桂冠得主將於10月2日至9日陸續出爐,其中最受矚目的和平獎將於台灣時間10月6日傍晚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揭曉。專家表示,隨著烏克蘭戰事進入第二年,國際局勢嚴峻,今年得主很難預測,甚至有可能「從缺」。
美國國防部周二(9/12)公布網路安全戰略文件,文件汲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教訓,規劃未來國防網路安全,並將中國視為五角大廈在網路領域的主要挑戰,認為俄羅斯在網路空間構成重大威脅。
【盧宥竹/綜合外電】彭博社(Bloomberg)周四(4/27)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德國可能會限制向中國出口用於製造版導體的化學品,以減少其對亞洲經濟超級大國的經濟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今天將展開訪問中國之行,專家們分析,美中持續對峙之際,此行在關鍵議題上難有重大突破,將聚焦於美中關係的重新調整,試圖建立新常態。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近月陸續派出高層官員訪問中國,紐約時報報導,拜登寄望透過高層外交,穩定美中關係,試圖在美國明年大選升溫之前,為美中兩國關係建立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