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筠媜/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雖未過關,但投票結果卻透露強烈訊號,顯示台灣社會對核能的態度逐漸轉為接受。總統賴清德也在公投後鬆口,未排除發展「先進核能」,但會堅守「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3大原則。對此,清大原子科學院院長葉宗洸接受《壹蘋》訪問表示,賴清德上任後從未提起「非核家園」4字,民進黨在核能政策上已有一定彈性。葉宗洸認為,台灣適合發展先進核能,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不僅具備更高安全性,快中子運作模式更能將核廢料減量75%,美國SMR技術有望2030年啟動商轉,更鎖定台灣為潛在核能供應鏈夥伴。不過,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認為,「先進核能」恐怕依舊無法解決核廢料問題,核廢料儲放地不論是低階還是高階的最終處置場,目前都還沒有定案,呼籲賴政府清楚說明「先進核能」定義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