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政府將祭新禁令 對40多國實施旅行限制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根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與路透社看到的內部備忘錄,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考慮祭出新的禁令,將對數十個國家的公民實施廣泛的旅行限制。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根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與路透社看到的內部備忘錄,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考慮祭出新的禁令,將對數十個國家的公民實施廣泛的旅行限制。
《韓聯社》報導,一艘疑似走私煤炭的北韓貨船上個月在黃海一帶與中國船隻相撞後沉沒,造成15至20名北韓船員死亡,然而中國與北韓對此都保持沉默。北韓出口煤炭違反聯合國安理會2371號決議。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才50天,引發的全球動盪難以計數,舉凡關稅戰、俄烏戰爭、奪取格陵蘭等,在在凸顯美國外交政策徹底改變。《紐約時報》分析,川普「革命」將國際架構破壞殆盡,短短50天就讓美國戰後80年努力付諸流水。
【周恩華/綜合外電】曾經沉寂了一陣子的北韓發射飛彈事件,在今天稍早打破了沉寂。南韓軍方表示,北韓從內陸朝著黃海發射多枚型號不明的彈道飛彈,目前仍無法確認數量以及落點。這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北韓首次發射彈道飛彈。
【周恩華/綜合外電】即使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這樣重量級的「大人物」,站在北韓最新公開的建造中核子動力潛艦旁邊,也顯得渺小無比。但也凸顯了,北韓在獲得這艘可發射核武的核子動力潛艦後,就對美國與南韓構成最重大的威脅。
【周恩華/綜合外電】錯錯錯!連8錯!距離北韓邊界最近只有約6公里的南韓京畿道抱川市,今(3/6)早發生誤擊意外,當地二東面盧谷里數間民宅遭到戰鬥機空對地砲火擊中,擊毀7間民宅、造成15人受傷,數人重傷。由於誤擊地點離北韓邊界相當近,一度甚至傳出是北韓發動攻擊。不過,韓聯社報導,是美國與南韓舉行聯合軍演,戰鬥機誤擊8枚空對地砲彈所致,與北韓無關。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北韓睽違5年再度開放外國遊客觀光,許多人把握機會跟團前往,不料行程中連上廁所都要報告,還看到學童在導彈爆炸影片前載歌載舞,讓遊客直呼有股說不出的詭異感。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成了2025年全球經濟的最大變數,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接受《壹蘋新聞網》專訪時表示,美國不改變自己的經濟體制,川普想要利用美國政府的力量擾亂世界經濟,「擾亂的結果,全世界受害,美國自己也得不償失」,他另直言不只是川普破壞世界經濟秩序,現在又殺出習近平、普丁、金正恩,「4個狂人」恐釀天下大亂,他鄭重呼籲川普要多用經濟學家,「一旦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醒過來開始不用美金,美國經濟就會全面崩潰,非常危險!」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加密貨幣標榜去中心化和匿名性,是近年熱門投資標的,然而全球第2大加密貨幣交易所Bybit日前被駭,被盜走將近15億美元(約491億台幣)以太幣,成歷來金額最高的類似竊案。
【周恩華/綜合外電】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出人意表的主動出擊,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訪問中國的現任總統,尼克森並與時任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會面。尼克森的出訪震驚了世界,他自己評價訪問中國的一周是「改變世界的一周」。因為,尼克森成功的「離間」了中國與蘇聯的盟友關係,讓中國徹底與蘇聯決裂,並轉向與美國交流合作。53年後,現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國際地緣政治大戰略,有如力推「反向尼克森」的外交路線,試圖「離間」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只是這次是讓俄羅斯轉向與美國合作,聯手對付美國的最大威脅:中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北韓有對七旬老夫婦慘遭殺害,逮捕兇手發現竟是他們好心收留的20多歲女子,公開審判後立刻槍斃,許多小朋友被迫目睹血腥爆頭場面,大受衝擊,大人們只能敢怒不敢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國會議員和專家警告,美國必須採取更多措施,阻止中國公民有接近其科學研究的機會,包括禁止他們進入美國國家實驗室。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FX)今(20日)在台北登場,總統賴清德於會中發表開幕演說,呼籲國際社會,威權主義越集結,民主陣營應要越團結,共同打造全球「非紅供應鏈」,並提到將與民主夥伴共同建立AI晶片產業全球聯盟。
【李子凡/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外宣稱與普丁、習近平交情都很好,目前正在調停俄烏戰爭的他,看起來似乎準備向俄羅斯做出重大讓步,將烏克蘭及其歐洲支持者邊緣化,顛覆多年來的美國外交政策。北京目前正緊盯這場急遽變化的事態發展,並引發川普舉動可能會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夥伴關係造成什麼影響的疑問。
【施養正/綜合報導】如果台灣真的出事怎麼辦?日本福岡縣當地政府17日對外發表初期避難計畫,屆時會將來自沖繩群島的居民移居到福岡市、北九州等轄下7個區域,預估可容納4.7萬人。此外,該計畫也提到,包含福岡縣在內,九州8個縣總共能提供多達12萬人遷移避難。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目前日本的戶籍上將台灣人、中國人的戶籍都登記為「中國」,但是這種狀況即將終止。從5月1日開始,台灣人可拒絕被登記為「中國」,實質可在戶籍的國籍欄登記「台灣」二字。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東亞和平穩定的三個要角,美國、日本與韓國等三國的外交部長,今天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首度會晤。三人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地適當參與國際組織。相較於去年2月的三國外長聲明,支持台灣國際參與是今年的新增內容。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鮮少對外公開家務事,同父同母的妹妹金與正也一樣對私生活保密,最近北韓新年慶典活動見到金與正牽著兩個幼童,極有可能就是她的孩子,而脫離北韓的外交官爆料指稱,金正恩的丈夫身高180公分,外貌英俊。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國務院代理次卿畢提(Darren Beattie)曾是總統川普前文膽,不過日前指「台灣不可避免將屬於中國」引發爭議。白宮公布最新國務院官員名單,畢提並未獲得真除,次卿職位將由其他人出任。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雖然號稱「交易大師」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表態要與中國國家主席通話,然而約定的期限過後,雙方卻未通上話;稍後川普又說「不急啦」。反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始終不肯表態,不肯掀出中方的底牌。美中二國領導人的互動引來外界的揣測。對此,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習近平不急於與川普熱線,反映試圖向川普與中國人民表明,他不會被關稅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