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55 項結果


史學大師許倬雲病逝享壽95歲 葉匡時嘆:去年才獲唐獎漢學獎

史學大師許倬雲病逝享壽95歲 葉匡時嘆:去年才獲唐獎漢學獎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與唐獎基金會今天均證實,中研院院士、第6屆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病逝美國,享壽95歲。前交通部長葉匡時今發文哀悼許倬雲,稱讚許倬雲不止學問好,做人處事都不同凡響,是創辦蔣經國基金會的重要推手。

王力宏喊史學大師許倬雲「七舅公」!他睡夢中離世 生前慨捐5千萬獎金

王力宏喊史學大師許倬雲「七舅公」!他睡夢中離世 生前慨捐5千萬獎金

【曾宛如/綜合報導】中研院院士、第6屆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昨傳出病逝美國噩耗,享壽95歲,各界哀悼,歌手王力宏寫文悼念他,原來許倬雲是王力宏的七舅公,王力宏表示父親跟他說,小時候最溫暖的回憶是七舅許倬雲唸的睡前故事,很多都是許倬雲即興創作的,蘊含著人生道理。這些故事影響了王爸爸年幼的心靈,鼓舞了他,給了他童年的繽紛想像空間。如今許倬雲在睡夢中安詳離世,王力宏表示他留下的一切,將永遠不會被遺忘,「謝謝您,七舅公。願上帝保佑安息」。

95歲史學家許倬雲病逝 去年獲唐獎漢學獎殊榮

95歲史學家許倬雲病逝 去年獲唐獎漢學獎殊榮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中研院院士、第6屆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4日傳出於美國匹茲堡病逝,享壽95歲,中央研究院證實消息。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哀悼表示,許倬雲不止學問好,做人處事都不同凡響,是創辦蔣經國基金會的重要推手。從他身上學習很多思考方法及為人處世的原則。

「科學的傳教士」中研院士陳長謙辭世 享壽89歲

「科學的傳教士」中研院士陳長謙辭世 享壽89歲

【王宇德/台北報導】中研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國際知名化學家、中研院院士陳長謙昨天(5/5)於台北逝世,享壽89歲。陳長謙歷任中研院化學研究所所長及學術副院長,並於2021年獲頒總統科學獎,他的學術成就卓越,畢生奉獻於科學研究與教育,為台灣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廖俊智院長表示,「陳院士是奠定中研院學術行政制度的關鍵人物」,對於陳院士辭世深感不捨。

美重課32%關稅「卓內閣疑沒掌握」 立委喊話:應由這2大咖重新組閣

美重課32%關稅「卓內閣疑沒掌握」 立委喊話:應由這2大咖重新組閣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日宣布對全球多國執行「對等關稅政策」,將對台灣加徵高達32的關稅%,引發國內輿論譁然。但行政院卻僅表示,後續將與美國嚴正交涉,遭質疑對整件事完全慢半拍。對此,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今(4日)表示,台灣急需一個強而有力的財經內閣,呼籲應由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重新組閣。

中研院士批指揮中心淪股價炒手 薛瑞元怒嗆:講話小心點

中研院士批指揮中心淪股價炒手 薛瑞元怒嗆:講話小心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高端新冠疫苗從開始研發以來爭議不斷,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認為,政府以國家力量扶植某家公司,是很奇怪的作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淪為股價炒手。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今日(11/8)怒嗆,誰在炒股就講出來,自己講話要小心一點,不能做這種有失科學家基本原則的胡亂指控。

中研院士王汎森獲德國宏博研究獎 創我國人文領域先例

中研院士王汎森獲德國宏博研究獎 創我國人文領域先例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榮獲德國宏博基金會頒發2023年宏博研究獎 (Humboldt Research Award),肯定王汎森對學術及教育的貢獻,是台灣人文學領域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學者,將於明年6月由德國總統頒獎。

中研院士朱雲漢不敵直腸癌逝 名醫:存活率高別輕忽4大危險症狀

中研院士朱雲漢不敵直腸癌逝 名醫:存活率高別輕忽4大危險症狀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前晚(2/5)因直腸癌辭世,享壽67歲。針對直腸癌,三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何景良說,直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一期治癒率高達95%,二期也有80%,但患者容易忽略便秘等前驅症狀,民眾若發現自己出現血便、貧血、異常腹痛、排便習慣改變,就要特別提高警覺,前往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就診。

諾貝爾預測 中研院士翁啟惠是化學獎熱門人選

諾貝爾預測 中研院士翁啟惠是化學獎熱門人選

諾貝爾化學獎將於後天(10月3日)公布得主,其中現任生策會會長、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講座教授、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2021年拿下威爾許獎後,被外界視為熱門人選之一。

傳中國施壓不讓陳建仁出任APEC特使 卓榮泰:非常惋惜

傳中國施壓不讓陳建仁出任APEC特使 卓榮泰:非常惋惜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在秘魯舉行,據傳總統賴清德原屬意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出任總統特使,不過在中國壓力之下,未獲祕魯同意。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對此回應,若報導屬實,他覺得非常惋惜。

中研院第34屆院士提名開跑!新制須載明「國籍」 不溯及既往

中研院第34屆院士提名開跑!新制須載明「國籍」 不溯及既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研院第34屆院士候選人提名將自7月17日起受理,至10月17日截止,為了避免重演國籍爭議,中研院從第34屆開始修改提名表,新增「國籍」欄位,新院士必須具備中華民國國籍,包含雙重國籍,但不溯及既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