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流感已不再只是季節性病毒,而是可能引爆重症、癱瘓家庭的「難預測健康風險」。隨著高齡與共病人口逐年上升,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為提高全民對流感重症的警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8)日舉辦流感衛教記者會,邀請柔道國手楊勇緯與人氣LINE角色「醜白兔」化身「流感守護者」,一同宣導流感預防與治療觀念。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強調,流感重症不只與年齡有關,共病更是風險倍增的關鍵因子,特別是糖尿病、心血管、慢性肺病患者。當病毒在家庭內部快速傳播,幼童與長者往往成為最脆弱的破口,臨床觀察指出,多數重症患者錯過48小時治療黃金期,才讓病情急轉直下。

流感不是感冒!當心「流感三部曲」釀重症快速惡化 

流感病毒株快速變異且傳染性極高,容易在家庭與社區間快速擴散,尤其對高齡、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高風險族群,恐誘發嚴重併發症。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每10位流感住院患者中,就有3至4人併發急性肺炎。

陳育民理事長表示,許多民眾誤將流感視為一般感冒,選擇自行服藥或「撐過去」,結果短短數日內病情急遽惡化,進展為住院甚至加護病房治療的重症個案屢見不鮮。為此,提出「流感三部曲」概念,闡述流感病程的典型發展:「流感三部曲」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嚴重併發症[施1] ,呼籲民眾應在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就積極治療,不然若後續病毒擴散至肺部,誘發免疫風暴,嚴重可能進展為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敗血症,甚至多重器官衰竭,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大幅提高。

九成流感住院者有共病!慢性病是加速惡化的關鍵

根據美國CDC統計,95%的成年流感住院患者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又根據台灣衛福部健康署研究,全台65歲以上民眾中,高達85.9%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其中以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與慢性肺病最為常見。

「慢性病不會馬上讓人倒下,但一旦感染流感,後果可能非常嚴重。」陳育民理事長說明,慢性病如同重症的「助燃劑」,大幅提高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與死亡風險,例如,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後,其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27倍;心臟病族群引發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則增加6倍。他提醒,家中若有高風險族群,一旦有人確診流感,應同步觀察其他成員健康狀況,必要時一併就醫,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避免疫情在家庭內部擴散。

糖尿病婦遭探病家屬傳染流感險陷呼吸衰竭 醫籲高風險族群勿輕忽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馮嘉毅醫師表示,曾收治一位61歲的患者長期受糖尿病困擾且血糖控制不佳。年初因肺炎住院,經抗生素治療後病況稍有起色,家屬一度以為即將迎來出院日。不料,患者突發呼吸急促、胸悶等徵兆,X 光顯示右下肺再度出現嚴重感染,檢驗結果確診為流感病毒陽性,追查發現感染源疑為前來探病、已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的家人。

「流感等於在慢性病患者原本搖搖欲墜的健康上再加一把火。」馮嘉毅醫師形容,由於患者具備高齡與多重慢性病的高危險條件,病情就像被按下加速鍵般急遽惡化,一度出現血氧持續下降、呼吸困難恐插管的重症現象,最終歷經兩輪抗病毒治療後,病況才逐漸回穩,脫離重症風險。對此,馮嘉毅醫師再次提醒,流感不是「輕症小病」,即使症狀輕微,也應第一時間就醫並接受專業評估,避免讓病毒再度擴散。

治療即預防!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降低三成家庭傳播風險

面對高齡與兒童用藥順從性低、服藥困難的挑戰,馮嘉毅醫師指出,臨床實證已顯示一次服用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副作用低、順從性高,更能有效降低家庭內傳播風險。且,相較安慰劑,新型藥物可將家庭內病毒傳播風險降低30%,暴露後預防效果更達86%。

馮醫師呼籲,治療即是預防,不僅是保護個人,更是全家的防疫起點。若家中有人確診流感,其他接觸者也應主動就醫諮詢是否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及早中斷傳染鏈,是守住家庭健康的第一步。現在台灣共病人口逐年攀升,流感將成為最難預測的健康風險之一。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友善各年齡層族群使用,能從源頭抑制病毒複製與擴散,強化社區與家庭的預防防線。「病毒不會等你準備好,拖延一天,就多一分讓患者及同住家人跌入重症的風險」,陳育民理事長進一步強調。

勇對流感,一擊致勝!「流感守護者」齊聲提醒

今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特別攜手柔道國手楊勇緯與超人氣角色「醜白兔」,擔任「流感守護者」齊力為即將來臨的流感季宣導,呼籲民眾重視流感症狀,及早治療,面對流感病毒威脅,更要有「備戰」的決心與行動力。

談到流感,楊勇緯表示「健康是最強的後盾,不管在賽場上還是生活中,都不能忽視任何不對勁。」身為運動員,他必須全方位檢視自己的狀態,從睡眠、飲食、訓練到心理調適,因為任何細節都可能影響表現。他也觀察到,身邊不乏有人因輕忽流感而被迫中斷工作或計畫,這讓他更加意識到,穩定的健康狀態是持續前進的關鍵。在即將到來的流感高峰期,更進一步呼籲,每個人都應像選手備賽一樣做好準備,一旦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就應立即關注並及早就醫,把健康擺在第一位,避免病情惡化或再度傳染。

醜白兔創作者保羅也表示,趕稿時難免出現作息不規律的情況,但只要面臨行程緊湊或需要赴海外展覽,她就會提前做好各種防護準備。她坦言,最擔心的就是突發流感影響工作狀態與創作進度,因此在頻繁出差時,會主動向醫師諮詢預防方案提前準備。希望此次透過醜白兔可愛、詼諧的形象,把嚴肅的流感議題傳達得更輕鬆易懂,一起守護國民健康。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強調,流感防治關鍵在於整體意識的提升。「一人發病,全家面臨風險」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個家庭都可能面對的現實,在這場與病毒的攻防戰中,及早就醫、正確用藥、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