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提出千億創投資金、創業綻放計畫,目標短期內創造7兆產值,推升AI在藥物研發及精準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值2025 BioAsia亞洲生技大展,匯聚AI藥物設計、生醫數據整合與智慧製造等焦點技術,訊聯基因數位(4160)總經理康清原表示,集團在新藥開發和生命科學的「AI Foundry」,正協助跨域產業從研發端到製造端,落實「實驗減半、效率加倍」。如果說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是AI造山運動,訊聯基因正以多模態資料融合、開源運算平台、AI驅動製程優化及法規數據即時監控等能力,結合達梭系統、QIAGEN等國際品牌,發動一場「分子級縮時造山運動」。

訊聯基因數位今(25日)集結產學研專家,於生技展交流AI在藥物研發的應用與突破性創新。安基生技(7754)高級研究員白宗彬博士,以治療脊髓和延髓肌肉萎縮症(SBMA)的罕病候選藥物AJ201為例,AJ201在1b/2a臨床結果亮眼,透過訊聯基因導入QIAGEN IPA多體學分析平台,將原本需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完成的機轉分析、適應症探勘,壓縮到1、2天內完成,而其中生物訊息路徑證據與資料比對僅需幾小時即可完成,大幅提升效率!

白宗彬指出,「罕見疾病常常缺乏完整的機轉資料,對新藥開發公司來說,訊聯基因在臨床基因資料整合、分析與應用方面具備深厚經驗,再將AI工具整合進來,帶來三大助益,包括彌補知識缺口、提高分析效率、強化決策品質,更能提前預測潛在的毒性風險,精準設計GLP(優良實驗室規範)實驗,有助後續 IND或NDA申請的法規要求,加速產品邁向臨床與市場。」

萊斯特生醫董事長張佐維表示,萊斯特目前聚焦兩大新藥:一是新型抗生素,已啟動美國首波專利保護,預計年底完成適應症專利,2026年申請美國IND、啟動一期臨床;另一款是帕金森氏症藥物,預計第三季完成美國專利佈局。後續有很多文件流程要進行,與訊聯基因合作建構智慧實驗室,導入Workbook電子實驗紀錄與CISPro物料管理系統,實現研發資料保護率99%、研發紀錄效率提升60%,有效縮短80%資料搜尋與再利用時間等效益,加速抗生素與帕金森新藥開發流程。

202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vid Baker的創業夥伴-Cyrus Biotech執行長Lucas Nivon,分享AI蛋白質設計與藥物設計平台的應用,Cyrus已建立可用於設計免疫原性蛋白質的龐大數據集,Cyrus用AI平台開發的候選藥物CYR212,有望成為治療多種IgG疾病(包括風濕、神經、皮膚和血液方面),創造超過200億美元的市場,展現AI在自體免疫疾病領域的藥物開發潛力。

除了產業界外,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教授也指出,儘管開源工具例如AlphaFold、Boltz、OpenFold等技術發展迅速,但面對抗體與胜肽等高達兆級組合可能性的序列設計挑戰,仍需仰賴具備大規模運算與系統整合能力的專業平台,才能有效推動藥物開發進程。訊聯基因的智慧研發團隊「AI Foundry」縮時造山,透過AI模擬、智慧配方設計與品質預測,實現智慧製造與GMP數位落地。康清原強調,針對具有保密需求的研發單位,訊聯可在不接觸客戶研發資料的前提下,協助搭建專屬AI平台與專業人員培育,協助客戶加速內部AI能量建構,真正實現從「概念導入」到「內部轉化」的落地應用。這也使訊聯在跨域技術支援與平台整合實力上,成為科研單位與產業界的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