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孟楷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根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新加坡刑法修正草案規劃,未來凡涉入詐騙或與詐騙相關罪行者,將可能面臨鞭刑處罰。
目前新加坡對詐騙罪可判處最高10年監禁與罰款,但尚未包括鞭刑。僅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因詐騙造成的損失就達新台幣107億元,案件數與金額不斷攀升。新修法草案中,凡替詐騙集團洗錢、提供身分資料、或擔任車手者,最高可處12下鞭刑;若為犯罪集團成員,更可達24鞭;依新加坡法律,成年男性(18至50歲)最高可受24鞭處罰。
洪孟楷認為,亂世用重典,過去幾年新加坡與台灣情況相似,都深受詐騙之害,許多家庭的退休金、畢生積蓄被騙光,讓社會憤慨不已。雖然各國都不斷加重刑罰,但詐騙仍層出不窮,甚至讓民眾普遍希望「罰再重一點」。如今,新加坡考慮導入鞭刑,正是試圖在罰鍰與刑期之間,找到更有嚇阻力的處罰方式。
洪孟楷表示,台灣長期飽受詐騙、酒駕等惡行困擾,雖然屢次修法加重刑罰,卻仍無法根治。過去也曾有學者與民眾倡議引進新加坡的鞭刑制度──他山之石,是否能夠攻錯?這或許需要更多社會共識,但新加坡已邁出更積極一步,台灣也該思考:我們能不能做?我們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嚇阻犯罪,遏止詐騙橫行。
洪孟楷表示,將建議立法院長韓國瑜,未來國會交流可前往新加坡,實地了解鞭刑制度,深入研究其對社會治安、犯罪率與民意接受度的影響,作為未來修法的參考依據。他也呼籲網友留言,贊成台灣跟進「請加一」,文章吸引6萬多人按讚、1萬多人留言,迴響甚大。
不過,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卻提出不同看法,他表示鞭刑不是只有當下,後面複雜傷口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蓄膿要開刀者,試問「這是我們健保承擔嗎?還是叫他自己付錢?」
姜冠宇指出,新加坡法律規定,鞭刑必須有醫師在場並事前認定「身體狀況可承受」,過程中若醫師認為不宜繼續,必須即刻停止,這在台灣會不會引發別的議題?這些都是需審慎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