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盛晃是桃園新屋客家人,生於台北,成長於基隆,成功高中畢業後考上東海大學法律系,之後留學英國華威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早年曾任台北市議會謝明達議員助理及立法院葉菊蘭立委助理,從此投入公共事務與社會關懷領域,展開一生的公共奉獻之路。

莊盛晃返國後擔任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推動「蘇建和三死囚案平反」及「糾舉警察刑求」等司法人權工作;之後擔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法律中心主任時期,創立軍中人權組織「媽媽請妳也保重行動聯盟」及醫療人權組織「藥害愛滋自救會」,促成《藥害救濟法》三讀通過,為台灣的人權發展與醫療正義奠下重要基礎。

1999年莊勝晃創立台灣第一個醫療人權團體「中華浮木濟世會」,擔任會長,致力推動醫療制度改革與病人權利提升,持續以人道精神與制度倡議推進社會改革。曾替血友愛滋患者爭取權益,要求製造凝血製劑的德國拜耳藥廠及負責銷售的天行公司負起責任,終於使業者各給予血友愛滋患者每人2百萬及10萬元補償金。
莊盛晃不只是倡議者,更親身投入地方產業,以文化與永續農法結合社區營造實踐理念,曾任苗栗苑裡山水米公司企劃總監,投入「鴨間稻」生態農法與新竹「沙湖壢藝術村」等計畫。

2009年起莊勝晃擔任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總幹事,推動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以及多項台籍老兵口述歷史、展覽、研討會與文學獎計畫,跨越海峽與世代,從旗津到沖繩,從展覽到影像記錄,讓被忽略的歷史重新被看見、被理解,也被敬重。
同時,他亦擔任台灣國際海員漁民權益保護協會顧問,持續倡議移工人權,並於近年擔任高雄市二二八關懷協會顧問,延續他一貫的社會良知與歷史關懷,為弱勢與真相發聲。

莊勝晃常說:「社造訪談,是人的生命履歷,是大於藝術的藝術。」他夢想為台灣建立一座英魂殿——屬於這片土地的「瓦爾哈拉」(北歐神話英靈殿),讓那些走過戰火的靈魂被記錄、被紀念。
由於莊勝晃太太張允慧出身岡山空軍眷村,推動眷村文化保存,2016年岡山眷村文化協會創會,莊勝晃全力投入,接任總幹事推動眷村文化傳承,致力於歷史記憶保存與跨世代交流。過世前一天還參加協會舉辦的新書發表會。

行政院客委會前主委楊長鎮與莊勝晃在葉菊蘭國會辦公室、總統府秘書長辦公室共事,他特別撰文懷念老同事,「這傢伙總是會找到其中最崎嶇或最偏僻的路徑,也用最不切實際的幻想打造真實,一下拉一艘軍艦為台籍老兵悼念,一下又想要拉飛機進空軍老眷村,一下又到琉球為台灣戰死英靈立碑。」
楊長鎮說,「後來我慢慢知道,這傢伙從來不計算人生會計簿裡的資本帳或經常帳,更不願意重複自己。從軍中人權立法倡議、軍法改革到立式划槳法制化;從為蘇建和三人死刑犯伸冤,到為台灣老兵降日本帝國與國、共軍旗的半旗致哀(還要國防部開來一艘軍艦);從苑裡鴨間稻有機米.到搶救岡山老眷村的一磚一瓦;從總統府秘書長辦公室為新唐人反共電視與短波廣播協尋頻道,到深入緬北克倫民族反抗軍基地,幫忙策劃和解談判並寫憲法草案。」、「原來阿晃沒章法的腳步,是我們之中最無牽掛而流暢美麗的舞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