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抵達前進協調所後,聽取總指揮官季連成簡報。他提到,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造成災情後就即刻前來勘災關切;對罹難民眾表達哀悼,也祝福傷者早日復原,以及對家屬給予撫慰。當時並已指示,包括要求中央各單位全力投入花蓮救災工作,把自己當作花蓮人,也希望全台灣民眾此時此刻都是花蓮人,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請國防部增派兵力,在中秋節前完成家庭的清淤工作,並要求地方政府提出需求,以妥善應用人力、物力;也要求要全力尋找失蹤的人,並特別強調,受傷、失蹤、不幸罹難的數據要非常準確,因為每個數據都牽涉一條性命;同時要求大家盡全力尋找失蹤人口,他們可能正在等待救援,分秒必爭。
賴清德說,明天就是中秋節,今天再度來到花蓮視察救災復原重建進度,以及了解中央如何更進一步與地方政府合作,與花蓮縣鄉親站在一起,解決此次災情。中央全力投入,行政院第一時間就在花蓮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由水利專家經濟部賴建信次長擔任總協調官,現階段則由政務委員季連成擔任總協調官。季連成過去是八軍團指揮官,救災視同作戰,此次充分發揮功效,也很欣慰季政委的表現得到地方認同。此外,行政院張惇涵秘書長白天透過應變小組指揮協調,晚上召開線上會議,因此,他與卓院長都充分掌握花蓮救災情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妥善進行後續工作。
賴清德進一步說明,中央投入多方資源,包括國防部多個作戰區工兵群、內政部消防署特種搜救隊、海委會海巡署都投入大量人力;經濟部調派重型機具及高壓清洗機。行政院東部辦公室及國軍則協調物資派送和民眾收容安置,衛福部在各地設立醫療站,交通部也安排多個免費接駁專車路線,提升災區交通運輸,臺鐵至10月15日每天加開8個列次,以因應花蓮救災的需求;環境部部長彭啓明也都站在第一線協調解決包括垃圾清淤堆置場等種種問題。
賴清德提到,馬太鞍溪的堤防除了做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安全保護措施,更重要的是河道深水槽的清淤工程,很高興聽到相關工程都有按照進度完成。另外,有關堰塞湖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內政部長劉世芳正邀集所有的專家、學者持續監控,共同擬定後續解決之道。
賴清德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四項工作包括:第一,掌握河川水流與水位狀況;第二,暫時性堤防的建置;第三,河床清淤工作;第四,撤離與應變計畫。如果堰塞湖短期內無法徹底解決,則必須要從上述四面向加強,才能逐步降低堰塞湖警戒,讓民眾不再憂心。並承諾政府一定會妥善解決堰塞湖問題,也指示負責的相關單位,不管是中央或地方都要共同合作。
火線話題 | 鏟子超人救花蓮
這篇報導屬於「 鏟子超人救花蓮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