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第一時間,國民黨籍花蓮立委傅崐萁忙著卸責,開口就疾呼「權責在中央」;綠營內部也傳出群組對話外流,有立委竟建議內閣釋出「具殺傷力」的澄清訊息,好讓友軍反擊。

眼下仍有人口失聯,還有好幾條生命埋在泥流之下,但花蓮縣長徐榛蔚卻率先公布賑災捐款帳號,立即遭大批民眾質疑「捐給縣府根本不會妥善用在災民身上」;與此同時,行政院長卓榮泰責成衛福部啟動統一募款專案。

混亂的賑災訊息,讓資源與資訊無法有效統整;當一面高喊募款、一面卻被質疑能否妥善管理,社會的同情心就會轉為懷疑與憤怒。這樣的矛盾,正消耗著救災最重要的資源——時間與社會動員力。

災難當前,救災不是選舉的伸張場域。在風雨之中,誰能收起政治口水,把資源與資訊送進第一線,才是真正負責的政府。否則,下次同樣面對暴雨與堰塞湖,我們看到的恐怕仍是唇槍舌劍,而不是更有效率的救援。

火線話題 | 捐款救花蓮

這篇報導屬於「 捐款救花蓮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送愛花蓮!高雄市議員、議員參選人、黨部急募物資助災區復原
  2. 張麗善左手骨折須動刀 忍痛向花蓮救災隊喊話才就醫
  3. 攻城獅球團捐款花蓮53萬 用行動協助洪災後重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馬太鞍堰塞湖災害因應 蘇俊賓籲中央統一支持族人返鄉救災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