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宇甄痛批,農業部長陳駿季率團赴美,簽署4年內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的農產品採購意向,包括黃豆、玉米、小麥和牛肉,金額較過去增加25%。這筆龐大採購究竟是我方基於國家利益的自主承諾,還是美方施壓下的被迫讓步?賴政府必須攤在陽光下交代,不能再以「合作交流」或「民間出資」這類模糊說辭掩飾黑箱,否則只會讓國人懷疑政府把外交當藉口、把人民當提款機。
許宇甄指出,台灣糧食進口來源長期以巴西與美國為主,而選擇巴西的重要原因,就是價格更具競爭力。以112年為例,向巴西採購玉米每噸僅9,000元,美國卻要9,800元;黃豆部分,巴西每噸18,000元,美國則高達19,600元。到了113年,雖然價格差距縮小,但美國仍普遍高於巴西。如今我方卻反其道而行,承諾將採購量集中在美國,形同自願放棄國際比價空間,不僅提高進口成本,最終更會轉嫁到民生物價與產業負擔上,讓全民埋單。
許宇甄嚴正警告,糧食採購過度依賴單一國家,將使台灣陷入嚴重風險。萬一美國因天災歉收、政策變動,甚至把糧食出口當成政治籌碼,台灣將立刻陷入被動,糧價飆漲乃至短缺,威脅國家安全。農業部的責任應是把關糧食來源多元化、兼顧成本效益與戰略安全,而非一味討好美方、犧牲全民利益。
許宇甄強調,昨天經濟部才宣布調漲民生電價,如今農產品採購又必須支付比巴西更高昂的美國價格,人民的生活壓力已被政府「盤仔政策」一再推高。若賴政府真心要維護農業與糧食安全,就必須公開完整的談判紀錄與採購條件,接受立法院與社會檢驗,而不是事後用空洞的外交詞彙搪塞。
許宇甄最後呼籲,賴政府應立即停止政治算計、黑箱採購作業,不要再把台灣農業市場淪為外交籌碼,更不能讓全民為這種不透明、成本高昂的政策繼續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