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7,000萬元交保,結束一年多的收押禁見。外界關注他為何此時點頭接受交保,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主任翟本喬在臉書撰文,分析背後有三大主要考量。

翟本喬指出,第一個考量來自家人壓力。看到妻子陳佩琪在開庭時的哀傷,以及母親身體狀況不佳,柯文哲選擇回到家人身邊。他強調,司法爭議未來仍有機會討回公道,但家人的陪伴若失去將無法挽回。

第二個因素則是司法準備。翟本喬透露,柯文哲在看守所內連桌椅都沒有,只能趴在地上看卷,律師一次也僅能帶入少量卷宗,嚴重限制被告的防禦權。他認為,交保後將更有條件完整因應後續司法程序。

第三,則是健康考量。雖然柯文哲多年接受外科醫師訓練,體力優於常人,但長期收押的折磨仍對身體造成損耗,必須抓緊時間調養,以支撐未來挑戰。

翟本喬也回應「兩個太陽」說法,他認為這是綠營側翼在見縫插針。他強調,柯文哲與黃國昌之間具有互信與默契,不是外界渲染的矛盾,而更像是「雙航空母艦戰鬥群」,彼此協同前進。

延伸閱讀:柯文哲回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柯文哲交保就插手政局? 郭正亮:應優先處理2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