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分析大罷免後,台灣政黨競爭的新形勢,續談綠營在2026恐輸到剩1縣市的看法。他表示,從過去經驗上看,在任何情況下,民進黨似乎都不可能輸到只剩一個縣。但他審慎地說:「不可能的事,有時候還是會發生,只要主客觀條件齊備,就像大罷免一樣。」
游盈隆觀察從民進黨1986年創黨開始,在1989年的地方縣市長選舉初試啼聲,一舉拿下6席縣市長,震驚全國。但33年後,2022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遭遇歷史性挫敗,僅贏得2都3縣,帳面上還比1989年的地方縣市長選舉還少,成為綠營選舉史上最慘。
游盈隆認為,若照目前國內的態勢發展,2026年的選舉結果將是什麼?他悲觀認為,若民進黨執政基本心態、路線、論述與團隊成員4種條件皆不變的情況下,完全沒有樂觀的理由。
游盈隆根據近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政黨研究數字來說,表示「政黨感情」方面,根據7月的全國性民調,國人對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感情溫度,分別是47.89度及43.72度,兩黨相差無幾,但皆低於50度,表示國人已將兩大黨打入冷宮。對全體國人來說,兩黨表現都不值得稱讚。值得注意的是,與4個月前相比,國人對民進黨感情溫度下降2.9度,但對國民黨的感情溫度則上升了5.8度。
在「政黨認同」方面,根據8月最新的全國性政黨認同調查,民進黨認同者比國民黨認同者多3.2個百分點;但與7個月前相比,民進黨認同者流失7.3個百分點,國民黨認同者則上升2.5個百分點。一來一往之間,兩大黨認同者數量差距大幅縮小至9.8個百分點,已是「巨大的轉變」。
游盈隆分析,再深入去看,可以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即國民黨認同者自2024年9月跌到谷底22.5%後,到現在已直線上升了10.9個百分點。反觀民進黨同一時期的狀況,是下降1.3個百分點。
「政黨支持度」方面,根據8月台灣民意基金會全國性調查,民進黨29.4%,國民黨20.1%,民眾黨15.2%,中性選民(獨立選民)29.8%。與上個月相比,民進黨下滑7.1個百分點,國民黨下滑1.4個百分點,民眾黨上揚3.7個百分點。換句話說,藍白合計超過民進黨5.9個百分點,同時中性選民也躍升到三成,高於民進黨,是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
游盈隆表示,若說政黨競爭有基本盤,那麼上述3組數字,就是刻劃目前台灣政黨基本盤最精準的數字。這還是726或823之前的狀況。若再加入大罷免31:0結果後的衝擊,民進黨的整體民意支持肯定會再向下掉不少百分點。顯然,在可想像的藍白合條件下,民進黨今日處境之險惡,遠超乎許多人想像之外。
至於藍白合,游盈隆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困難的習題。因為兩黨究竟要如何進行雙方都滿意的政治交易,實則動到兩黨的基本理念、利益與風格,尤其是如何具體化在6都16縣市首長及議員候選人的提名上。過程中必定風風雨雨,也不排除有翻臉與破局的可能。畢竟,政黨合作,爾虞我詐,談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