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表示,她對《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其中一些觀點表示認同,例如台灣確實應該將國防支出大幅提升到高於目前2.5%的水準,並考慮延長核二廠的運轉年限;但她對部分見解則有保留。
葛來儀說,惠頓認為賴清德應該在當選後效法前總統蔡英文,主動致電川普。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2017 年 4 月,當有記者問川普,是否願意再次接聽蔡英文來電時,川普回應「得先跟習近平確認一下」。賴清德從中吸取教訓;他明白這樣做的風險,因此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發出賀電,並派遣由立法院長率領的代表團參加就職典禮。
葛來儀提到,惠頓主張「多數分析人士認為賴清德在對美政策上聽從副總統蕭美琴的意見」。但她可以有信心地說,賴清德的對美政策完全是他本人的立場與判斷。 而惠頓批評蕭美琴與民進黨是「左派人士」,支持歐巴馬與拜登、卻忽略共和黨人,這樣的說法恐怕會遭到美國國會內外多數台灣友人的反駁。
她指出,蕭美琴在華府擔任駐美代表期間,與共和黨國會議員的互動不亞於她與惠頓所謂的「人權產業體系」的接觸。台灣與美國兩大政黨長期以來一直維持良好的友誼與合作關係。
葛來儀說,關於對台灣課徵的20%暫時性關稅(雖然已由原先的 32% 調降),以及台灣所受的稅率高於日本、南韓與歐洲國家的事實,大家都知道,那些國家所承諾的投資,實際上可能永遠達不到預期規模。相較之下,台積電承諾投資的165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外國直接投資,正在實質強化美國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此外,台灣即將與阿拉斯加簽下史上最大宗的天然氣合約,預計採購600萬公噸LNG。「我要說,台灣目前的待遇並不公平。 」
她說,惠頓在文中批評台灣限制中國投資,但鑑於台灣面臨的安全挑戰,對中國的限制完全可以理解。雖然台灣確實未能吸引大多數從香港撤出的資金,但台灣正從歐洲的直接投資湧入中獲得明顯好處。
不過葛來儀強調,她同意目前台北仍未完全釐清,如何與第二任川普政府打交道的戰略。然而,無論台灣做什麼,都無法改變一個現實:川普聚焦的重點是與中國達成協議。真心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台灣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