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署表示,唐柯塔(Silwanus Tangkotta)於太平洋作業期間手指受傷,船長第一時間進行包紮與給藥,並依規通報漁業署。經岸上醫師評估,唐無生命危險,船方持續照護,後由友船協助接送返台。返台後立刻就醫,惟保險公司判定傷勢不符失能標準未予理賠。漁業署表示將進一步調查船方是否涉及不當終止契約,協助唐爭取合理權益。
漁業署指出,Adrian Dogdodo Basar在萬那杜籍、台資漁船LONG BOW NO.7上工作,去世時經海事報告認定為急性肺水腫。船長已通報家屬與船籍國,透過仲介與斐濟代理商協助處理保險、遺體運送等。該案由海星教會協助轉交「Happy Fisherman」平台申訴,漁業署於第一時間介入,並確認薪資已如約給付。
漁業署表示,2023年7月即發現銪富號船員遭欠薪,已主動介入協調,並將涉刑事部分移交警方處理。船員已於8月8日取回所有遭積欠薪資。漁業署強調,目前所有遠洋漁船皆需建立船員傷病即時通報機制,一旦有船上傷亡情況,會即時轉知海巡署與檢調單位進行調查,確保無不當處置。對於媒體報導案例,亦會逐案深入了解並提供法律協助。
目前台灣約有940艘遠洋漁船,大多數業者合法經營並重視外籍船員權益。政府將持續推動制度優化,防範類似事件重演。自2020年美國勞工部公布全球漁業強迫勞動風險名單後,台灣即啟動相關改革,並與產業、民間組織及國際夥伴合作,逐步落實各項改善措施,包括設置外籍船員互動平台、擴大查核通報、強化檢舉管道等。
漁業署強調,樂於向國際媒體與人權機構說明事實與制度進展,並歡迎實地訪查,了解台灣在保護漁業勞動人權方面的實質努力。

東京百年老飯店用早餐吃到飽留客 旅客願意入住多留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