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表示,在全球防衛體系下,台灣肩負重責大任;經濟上,具備先進供應鏈優勢,掌握全球前瞻科技發展關鍵;價值上,是世界民主防線最前緣,與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守護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對外要與國際社會共同守護印太地區和平;對內則要持續發展AI相關產業鍊,奠基台灣在國際社會中不可取代的關鍵地位。

因此賴清德選在其就職將屆滿月之際,召開「信賴新政 時代新台灣」記者會。目標有三:為國家發展擬定戰略、與民間力量展開對話、和國際社會深化合作。在成立委員會之前,賴清德已經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多次商議,委員會成立背後,亦有3項意義:象徵執政團隊一體、跨部會同心、展現跨領域與公私協力的精神,以凝聚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將委員會打造成最強溝通平台,具體推動各項改革工作。提前為國家打穩基礎、擬定國家發展戰略,是賴清德決定提出信賴新政的關鍵。

知情人士表示,這項工作並非近日才啟動,早在上任前,賴清德進行一系列產業請益之旅、推動不同主題系列論壇,以及近日接受《時代》雜誌專訪,一舉登上雜誌封面,並以國家領導人之姿向全世界闡述其施政理念、發出屬於台灣自己的聲音,再宣布推出信賴新政,成立3大委員會等,各項規劃承先啟後、皆有關聯,不難看出其箇中深意用心至深。

知情人士說,因應全球挑戰瞬息萬變之際,委員會邀請產官學共同合作,每季召開一次會議,具體推動各項改革工作。此舉攸關國家能夠如何往前推進的最根本力道。就此,委員會的精神是為國家發展擬定戰略、與民間力量展開對話、國際社會深化合作,以強化社會溝通。

不過該做法,世界也並非無前例可循。2023年,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白宮新成立內閣級「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國家經濟顧問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擔任共同主席,成員包括聯邦政府當中負責農業、商務、國防、能源、運輸、情報等各部會之內閣部長,以及美國國務卿與美國貿易代表。並在首次會議上宣布三十項措施,加強各領域供應鏈韌性,與國內、國際夥伴與盟友合作,落實關鍵商品供應鏈的多元化,以進一步緩解通貨膨脹,並解決外界對美國經濟狀況的廣泛擔憂。白宮官員強調,包括醫藥、半導體等關鍵供應鏈,都必須設法避免地緣政治的風險。

而早在2013年時,日本國會通過了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案。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是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NSC)為範本的機構,因而又被稱為日本版NSC,統籌有關日本外交、安全保障政策及國家戰略的「司令部」。以NSC所在的首相官邸為中心,迅速收集有關外交、安全保障資訊,及時作出重要決策。在確保日本的和平和安全方面,迎來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點。NSC的核心是由首相、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和防衛大臣組成的「4大臣會議」,加上副總理,原則上每兩週會晤一次。

針對國際局勢,黨政人士指出,G7領袖峰會2024聯合公報首度以白紙黑字,納入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的文字,並已連續第四年在領袖峰會的聯合公報中,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G7各成員以具體行動展現對臺海和平穩定及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支持。另近期幾件國際大事包括,歐洲議會牽動全球政經局勢變化,以及黃仁勳帶起科技經濟革命在台灣,並稱台灣是「AI革命中心」。因此,因應國際局勢瞬息萬變,賴總統也以國家領袖之姿,提出相應對策。

黨政人士表示,六月開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眾星雲集,包括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等人返台掀起炫風,黃仁勳更稱「台灣是AI革命中心」,全世界都在關注。投資人對台灣市場也充滿信心,台股表現屢創新高,台積電屢次站上新價,其董事長魏哲家更說「投資台灣永遠是優先」。

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也強調,台灣位居第一島鏈戰略位置。為提前替台灣進行戰略佈局、擬定國家發展策略、深化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因此賴清德選在其就職將屆滿月之際,召開「信賴新政 時代新台灣」記者會;會中也將公布重大新政,宣示總統府將成立以氣候變遷、健康台灣、全民防衛3大方向,成立3大委員會,以具體推動各項改革工作。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批藍白聯手侵害國家佈局能力 綠委:一定力挺行政院覆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