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在昨天於院會質詢時批評,民進黨立委將國會改革法案簡單粗暴的抹黑、抹紅。以往都說當家不鬧事,但民進黨當家卻不斷激化朝野對立;她更以德國納粹歷史為例,希特勒反共、獨裁,這讓人想到賴清德曾說「要進行社會改造、洗滌每個人的人生」,賴清德所號召的民主,會不會哪天也會有一把火燒去立院?

而行政院長卓榮泰則答詢,指高金素梅舉出的歷史是對的,但內容不對,引申過來更有嚴重的落差,德國納粹的過往不會發生在今天的台灣;洗滌是指成為更民主自由、更開放國際的台灣,若台灣人能往好的方向去發展,任何的字眼都能來形容。

針對高金素梅以希特勒來比喻賴清德,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表示,納粹掌權,就是從國會通過違憲擴權法案開始的,高金素梅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歷史素養之低落,看來她是完全不知道納粹怎麼奪權。

林俊憲指出,一戰後的德國,德皇被迫退位,國家體制從君主專制轉換為共和議會制,也就是「威瑪共和」時期。但由於戰後百廢待興,政局非常不穩定,給了納粹崛起的機會。一般公認威瑪共和終結、納粹德國開始的時間點是1933年,未獲國會半數的納粹黨,聯合盟友通過所謂的「授權法案」。

林俊憲說明,威瑪憲法起初採半總統制,但由於政局不穩,政治實權逐漸朝國會多數的納粹傾斜,最後推出毀憲亂政的「授權法案」,靠著不計算共產黨席次來跨過門檻修憲,一舉讓希特勒成為獨攬行政立法權的「帝國總理」。後世反省這段過程時,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就是威瑪憲法的違憲審查制度不完備,才導致納粹上位。

林俊憲提到,後來聯邦德國基本法,便確立了「憲法法院」制度,不僅進行法條違憲審查,也開放一般民眾提起訴訟,防止政權失控。

林俊憲反酸,中華民國憲法受威瑪憲法影響非常深,歷史值得警惕,到底誰更有可能成為納粹?誰更像希特勒?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非常建議大家去讀讀這段歷史,會發現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民進黨進行覆議宣講 國民黨全台走透透反制:國會改革是要查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