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願意看到近期立法院內外的亂象?」游盈隆表示,院內,朝野立委打群架造成強烈肢體碰撞,受傷的受傷、送醫的送醫,議事過程沒理性討論,只有一路表決,完全不像深思熟慮的國會殿堂;院外,群眾再次聚集佔據院外周邊道路,成千上萬人群情激昂、欲罷不能,而以上種種就是新總統賴清德就任前後國會內外場景,前所未見。

「問題是,這種景象可以避免嗎?」游盈隆給出答案:「當然可以。」他認為,台灣根本不必、也不應走上這一條顛簸不平的路,場內立委的流血衝突或場外幾萬人的抗議行動,白白浪費寶貴生命時光,都是政黨領袖不良決策導致的結果,「歷史可為殷鑑,政治學理論可為依據」,當半總統制或議會制民主國家沒任何政黨擁有過半數席次時,正常情況下某種形式的「聯合政府」就成為最佳解決方案,如此一來政局才能穩定、政府才有效能、社會才有安寧、人民才有幸福。

游盈隆坦言,自己並不偏愛聯合政府,但他在意的是政局是否穩定、政府是否有效能,畢竟唯有上述條件社會才能安定、人民才有幸福,若有任何政黨能同時掌握行政權和國會多數席次、完全執政,就像前總統馬英九和蔡英文時代,那自然不需考慮聯合政府問題;相對的,若不是的話,政黨領袖就需要嚴肅面對聯合政府的選項,「因為那是任何負責任政黨領袖應有的作為。」

游盈隆進一步舉例,如今若非民進黨一黨少數執政,而是民進黨與民眾黨組聯合政府、或民進黨與國民黨組聯合政府、又或三黨組超大聯合政府,那會有今天這樣的亂象嗎?「絕不可能。」

立法院國會審議改革相關法案 ,場外出現抗議群眾。彭欣偉攝
立法院國會審議改革相關法案 ,場外出現抗議群眾。彭欣偉攝

「坦白講,我很痛心與失望。」游盈隆指出,台灣民主化已三十幾年,獲得國際社會諸多肯定,但因朝野政黨領袖缺乏遠見、知識、氣度,寧願沈迷政黨惡鬥、激化社會對立、浪費民族精力,最終虛擲寶貴執政光陰、不克自拔,「走錯路,路一定崎嶇難行,注定要付出巨大社會成本,誰該負責?」

因此,游盈隆喊話台灣不應該再這樣沉淪下去,「再這樣下去,木馬屠城記有朝一日在台灣上演,並非不可能。」他強調,台灣人值得過更好、更優質的民主政治生活,且不分性別、年齡、階級、省籍族群、移民先後,「對此我深信不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彰化公廁驚見「爆乳妹」!民眾如廁超害羞 里長:廁所就是要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