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統計學博士費鴻泰在節目《新聞大白話》解釋抽樣調查的意義,他表示,明年可投票的一千六、七百萬人就是母群體,若是以母群體來投票,就沒有民調的問題,但時間、金錢成本不容許這樣做,所以才會有抽樣調查這種方式。

在統計當中,假設一個人的得票數是常態分配,以這個得票數為中心,正負2個標準差,涵蓋的範圍是95%,因此每份資料上都會清楚註明「在95%的信賴區間下」這句話。

費鴻泰表示,只要樣本數愈大,正負誤差就會愈小。舉例來說,若在1,700萬人的母體內,抽樣其中1,068人,套進統計學公式當中,正負差是3%。若抽樣2,000人,那麼正負差就是2.19%。只要樣本數愈大,抽樣誤差就愈小。

國民黨立委、統計學博士費鴻泰表示,從這6間民調來看,「就是3比3」,沒有模糊空間。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統計學博士費鴻泰表示,從這6間民調來看,「就是3比3」,沒有模糊空間。資料照片

費鴻泰提到了國民黨、柯文哲在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所簽訂的6項協議,他指出,若贏的比率在誤差範圍內,就算是「侯柯配」贏。只有在超過誤差範圍3%之外,就是「侯柯贏、或柯侯贏,誰贏誰就贏」。

費鴻泰強調,這次的抽樣誤差範圍只會落在3%或3%以下,因為他的樣本數不可能低於1,068人。

按照這個標準,費鴻泰認為從選上的這6間民調來看,「結果就是3比3」,這是從統計學來看的結果,沒有模糊空間。

他指出,選擇這6間民調,擱置3間民調,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而非統計問題。

費鴻泰補充道,目前沒有任何精確研究顯示,用市話(民調)不準、市話+手機(民調)準,這種說法無法說服人。最好的方法是將各家一年以來估計的總統民調資料,與最後的結果相比,誰的誤差小,那麼方法它就正確。

他認為,柯文哲所說的6%,應該沒有人會說出這種話,而朱立倫主席後來的記者會,則解釋得十分清楚,就是「統計誤差」,若是1,068份樣本,正負差就是3%、若是2,000份樣本,正負差就是2.19%。

費鴻泰是現任立法委員,也是一位統計學博士,擁有國立中興大學統計學學士、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統計學碩士,以及美國肯塔基大學統計學博士學位。他曾任國立台北大學統計系副教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民眾黨2024敗選檢討 柯文哲認「藍白合」致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