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亮表示,非常高興能參與今日新書發表會,兩人相識大概是在十幾年前,當時他得知林佳龍在台中打拚、十年磨一劍,他就主動去詢問有什麼醫界可以幫忙的事情,互動過程發現這個年輕人學經歷很豐富,還願意從基層打拚起,擔任台中市長後,讓台中完全不一樣,做得非常好,後來擔任交通部長,展現魄力迅速處理各種事件,危機處理能力非常強,是台灣政壇非常需要的人才,最後也一肩扛起責任,這是最不容易的政治家風範。

前抗煞指揮官李明亮現身力挺,勉勵林佳龍「阿龍,衝落!英雄是不會改變的,你要堅持不怕死,衝下去!」。林佳龍競總提供 
前抗煞指揮官李明亮現身力挺,勉勵林佳龍「阿龍,衝落!英雄是不會改變的,你要堅持不怕死,衝下去!」。林佳龍競總提供 

李明亮指出,現在新北市長這一仗不好打,林佳龍也勇敢承擔,所以他也承諾會來和林佳龍一起努力,新北市人口最多,治理最困難,也是台灣最重要的區域,領導能力非常重要,不能再交給投降主義者,一定要讓果斷、有視野和判斷力的人來擔任市長。李明亮勉勵林佳龍,「阿龍,衝落!英雄是不會改變的,你要堅持不怕死,衝下去!」  

林佳龍個人寫真書《承擔》的作者吳佳晉表示,在她接受出版社邀請,要幫林佳龍寫側記後,做了很多功課,她閱讀相關書籍,探視、詢問相關領域人士,最後描繪出這個人的形象。她認為林佳龍與她所認識的政治人物不一樣,不論是離開中央政務官身分到台中蹲點十年,或是交通部長任內,都展現出不權謀、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的承擔個性。  

林佳龍今天舉行個人寫真書《看見,林佳龍》暨《承擔: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新書發表會。林佳龍競總提供
林佳龍今天舉行個人寫真書《看見,林佳龍》暨《承擔: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新書發表會。林佳龍競總提供

《看見,林佳龍》作者陳建仲則說,自己從事攝影工作 30 餘年,大部分拍攝對象都是文學家、作家,鮮少拍政治人物,但他和林佳龍有著牽涉到「17、18、19」三個數字的特殊情誼。

19歲那年他在世新唸書,林佳龍在台大的自由之愛運動讓自由民主觀念正式走入校園、是非常重要的啟蒙;18年後、2005年林佳龍正從新聞局長卸任要進軍台中,面對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陳建仲在當時開始記錄林佳龍,直到17年後的今天出版這本攝影集,陳建仲表示,他不想做表面、撲脂抹粉的工作,他要看見林佳龍的內心、感受他心中屬於人的柔軟部分,以及剛毅、堅毅的特質。

林佳龍說,透過大家的文字和影像,重新認識自己,他覺得很感動,生命長度都差不多,不過一百年,那人生在忙什麼?他的家境不算富裕,但活得很富裕很自由,不會被形式束縛,他非常重視如何成為一個自由人活出自我,所以學生時期成了帶頭造反的模範生,對抗既有的權威,鬥智也鬥力,所以從起初對教官審稿的不滿,到最後推動大學法改革,甚至投入野百合學運。  

林佳龍感謝願意支持他的人,他將會繼續爭取更多人的認同。林佳龍競總提供
林佳龍感謝願意支持他的人,他將會繼續爭取更多人的認同。林佳龍競總提供

林佳龍認為,「人」就是入世到出世的過程,中間過程是無限大,人常常被自己綁住,他也是社會形成的林佳龍,並非獨立的,也像先總統李登輝所說「我不是我的我」,但我們本質內心是什麼?

林說,他自己是裁縫師之子,裁縫師哲學給他人生養分,「量身定做穿得舒服,每個人都是唯一的」,也在這樣的家庭裡看見父母待人處事原則,而政治就是要站在每個人的角度去思考,當然也不能有欺騙,所以面對所有人,他都很認真想和對方交流,願意支持他的人,他很感謝,沒有投給他的人,他也不會放棄,就是持續以不失去自我的方式,爭取更多人的認同。

林佳龍指出,學術曾是他追求過的志業,但是社會科學不是實驗室裡可以控制的東西,有各種動態作用力,政治有各種的行為,不存在純粹的模型,人是萬物之靈,所以他在學術、政治兩個志業來來往往,幫助他實現自己、活出自我,人生就是要活出自我、超出自我,在社會中形成自己的認同。

她說,雖然現在政治演變到口不擇言、變來變去,但他始終認為要有人品與理念,尤其政治人物作為掌握最多資源的人,尤其決策的過程,心裡不能沒有人民,必須要同理他人,這是困難但非常重要的事情。

林佳龍說,透過大家的文字和影像,重新認識自己,他覺得很感動。林佳龍競總提供
林佳龍說,透過大家的文字和影像,重新認識自己,他覺得很感動。林佳龍競總提供

林佳龍表示,他遇到很多貴人與他同行,政治路上也努力於讓善的一面集結,如同他過去推動產業發展,在大肚山論壇談產業聚落,讓人才吸引人才,不論是各個領域都是同樣道理,「一個人獨自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人一起走一步」,這也是政治帶給他的磨練。  

林佳龍說,畫家高更有一幅以大溪地島為背景的畫作,超越了印象派的畫風,以綜合主義呈現現實世界與內在精神的整合,《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原文使用「我們」,代表不只是探討個人,更是講整個社會群體,而他能成為現在的林佳龍,是因為得到很多社會的養分,讓他能夠一步一腳印前行,未來也希望離開時,能成為社會的養分,成為後人前進的動力。

壹蘋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綠營大選慘敗!湧「網內互打」檢討潮 柯建銘認:我們都是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