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滿目瘡痍,全台志工自發前往支援,形成龐大的「鏟子超人」大軍。但人力爆棚、物資分配不均問題接踵而來,官方設立的「慈濟志工站」與「中央志工分配站」雖在現場協調,仍難以完全解決需求。

有網友因而自製鏟子英雄地圖,將救援區域、需求人數、集合地點等資訊分類清楚,並附上報名功能,讓志工能快速找到任務投入,被形容是「口罩地圖2.0」。

另一位壽豐居民俞凱倫,則在參與救災時發現各物資站之間缺乏聯繫,與朋友合作推出「光復鄉-救災資訊整合」地圖,盤點避難所與物資站需求,避免資源重複或供需失衡。他先透過 LINE 群組串聯訊息,再進一步整理成整合包,提供前往光復的志工參考。

從疫情時期的「口罩地圖」到如今的救災工具,台灣人一次次展現數位創意。相較於官方資訊的遲滯,民間自救透過數位平台即時補位,讓花蓮救援行動更有效率,也再次凸顯「數位超人」在災害中的關鍵力量。

大批志工湧入光復救災,「鏟子英雄地圖」能讓志工快速找到合適地點投入。翻攝自台鐵臉書
大批志工湧入光復救災,「鏟子英雄地圖」能讓志工快速找到合適地點投入。翻攝自台鐵臉書

火線話題 | 鏟子超人救花蓮

這篇報導屬於「 鏟子超人救花蓮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免費洗頭被30位鏟子超人「放鳥」 店家心寒喊卡:不知怎麼撐下去
  2. 衛星實況曝光!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全紀錄 宛如電影《明天過後》
  3. 新堰塞湖紅色警戒!花蓮3地區今天停班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風神」逼近!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 花蓮光復鄉演練大撤離4238人街道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