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從「為什麼需要準備寵物急救包」開始,帶領飼主思考在災害中可能面臨的困境,當醫療院所因交通受阻或停電停擺時,若飼主沒有準備任何物資,甚至不具備基本的緊急處置知識,毛孩的傷勢可能因延誤而惡化。獸醫師指出,若能事先備妥基礎急救用品,例如消毒用品、繃帶、止血器材、口罩、寵物專用藥品等,並掌握外傷包紮、出血控制及簡易固定等技巧,就能在黃金搶救期內,協助毛孩穩定傷勢,大幅降低風險。

現場除了理論教學,也安排實際示範與問答互動。許多飼主紛紛提出家中毛孩常見的狀況,例如「若在撤離過程中爪子受傷怎麼處理?」、「如果在寵物公園狗狗互動活動有咬傷或撕裂傷的戶外緊急處置?」等問題。獸醫師一一解答,並提醒大家:在緊急情況下,飼主必須同時兼顧自我安全與動物安置,事前多準備與學習才能讓行動更加從容。

9/21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動保處請獸醫師黃楷迪傳授狗貓防災急救包與外傷處理。翻攝畫面
9/21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動保處請獸醫師黃楷迪傳授狗貓防災急救包與外傷處理。翻攝畫面

國家防災日不能只有寵物的防災的教育推廣,下午時段,動保處與高雄市義消中華救護分隊合作,全台獨家推出人寵共學的「救命靠的不是運氣-人類急救課程」,模擬待救者從寵物變身人類時該做的黃金處置。

農業局姚志旺局長表示,透過這次課程,希望讓更多飼主理解到「防災」不僅是為人準備,也包含了毛孩的照護責任,他說,災害無法預測,但知識與準備能減少遺憾。

9/21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動保處請獸醫師黃楷迪傳授狗貓防災急救包與外傷處理。翻攝畫面
9/21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動保處請獸醫師黃楷迪傳授狗貓防災急救包與外傷處理。翻攝畫面

延續9月國家防災議題,10月份動保處也將邀請貓行為獸醫師共同推出「好伴貓貓練習室:從日常到防災的行前準備」,多元人寵防災課程,結合專業救護及獸醫團隊,推廣防災教育與動物福利,期盼與市民一同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9/21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動保處請獸醫師黃楷迪傳授狗貓防災急救包與外傷處理。翻攝畫面
9/21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動保處請獸醫師黃楷迪傳授狗貓防災急救包與外傷處理。翻攝畫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曾批柯文哲圖利如何藍白合?郝龍斌:小恩小怨早已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