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信所警員張詩婕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宣導防詐,除揭露常見詐騙手法外,特別針對「AI結合猜猜我是誰」的詐騙類型深入剖析,例如詐騙集團往往先以不明來電套取被害人聲紋與影像,再透過AI模擬其聲音與容貌,製作假視訊畫面行騙,對象多為其親朋好友。
張詩婕說,此類詐騙最大破綻就是「臉部模糊」,只要要求對方「左右轉頭」,若臉部畫面出現模糊或延遲,極可能就是AI深偽技術所為。
根據內政部「165打詐儀錶板」最新數據,2025年6月全臺共受理16,388件詐騙案件,財產損失高達新臺幣89億1509萬元,統計數據顯示,打擊詐騙不僅需要政府跨部會協力,更仰賴民間單位的積極參與與全民提高警覺,才能構築防詐的堅實防線。
警方提醒,面對詐騙手法日益翻新的情況,無論是假證件、假親友、假投資或假公務機關,民眾都應提高警覺。遇到可疑電話或訊息,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查證並求助,千萬不要輕信對方提供的聯絡方式或指示,以免誤入陷阱,造成財物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