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挑出好吃的綠竹筍,可以掌握5個口訣「白、彎、短、肥、像牛角」,用手掂有沈重感。據了解,基隆市綠竹筍栽培面積有140公頃左右,年產量約600公噸,綠竹筍產期自每年5月至10月,而6月至8月則是盛產期。農會輔導成立了綠竹筍產銷班1班、12名班員,栽培面積約8.22公頃,班年產量約28公噸。另外,這次基隆市農會綠竹筍評鑑賽邁入第25年,比賽依據外觀色澤(25%)、肉色氣味(25%)、柔嫩度(25%)、糖度(25%)等評分標準進行評比。

熱門新聞:0403地震重創花蓮!振興觀光補助沒效 多家飯店+網紅名店陸續宣布停業

獲得特等獎的陳文欽表示,這是第一次獲得殊榮,今年因為雨水多,導致綠竹筍甜度下降,自己種出的竹筍彎度足夠,就像牛角一樣,而且參賽的每一塊竹筍形狀與重量相近,很開心可以獲得農會的肯定,未來會繼續努力。

童子瑋指出,現代生活壓力大,七堵有許多農場是民眾假日的放鬆選擇,他也認為七堵尚未被完全發揮的休閒農業潛力,若經過得宜的農戶串連、整合與宣傳,期待能夠成為吸納雙北週末休閒客群的產業亮點。

童子瑋強調,農漁業走向休閒觀光發展,是基隆重要的產業振興方針;市府產發處應全力專注於產業的振興與扶助,並由觀銷處來規劃各式專責宣傳,進行專業分工,才能有效的提升基隆農漁業的全國能見度,打響基隆休閒農業的招牌。

基隆市農會舉辦綠竹筍評鑑比賽,本次比賽由筍農陳文欽脫穎而出。翻攝照片
基隆市農會舉辦綠竹筍評鑑比賽,本次比賽由筍農陳文欽脫穎而出。翻攝照片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特斯拉國1雲林段衝出車道 墜落橋下斷2截起火燃燒!1死1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