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男在臉書發文,他以日本研究加上台灣過去發生的案例,歸類台灣隨機殺人6大動機,包含對自身境遇不滿而遷怒社會、對特定人士不滿但無法報復而找代罪羔羊、藉由死刑來自殺、藉由被關來逃避現狀、殺人快感成癮(台灣目前還未出現)以及精神混亂或怪異想法。

而從6種動機來看,可能釀成最多傷亡的是「對自身境遇不滿而遷怒社會」以及「殺人快感成癮」兩種,因此他直言「所以說最可怕的隨機殺人事件尚未出現。那樣的隨機殺人是什麼?就是大規模殺人」。

沈政男表示目前台灣有隨機殺人動機的人,沒有能力拿到殺傷力夠大的武器,比如槍枝,而擁有槍枝的人尚未出現隨機殺人動機。他指出隨機殺人者常見的人格問題是自戀,不是反社會,「自以為是天下最優最好,世界應該照著我的方式運行,別人應該順從我,不然就忿忿不平」。

因此如何遏止更可怕的隨機殺人事件出現?沈政男認為應仔細分析動機,找出可能的預防之道,另外像是從家庭與教育著手,防止人格偏差扭曲,還有促進階級流動、改善社經弱勢處境,減少社會邊緣人的產生,也屬一般保健強身之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為了懷孕的老婆!許姓警員成功戒菸奪6萬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