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在粉專「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嘆「難怪這本書到現在還一直很受歡迎!」書名就叫《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陳志恆解釋,體罰孩子無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只會讓孩子內心恐懼,並且厭惡自己,甚至出現更多的對抗行為。一樣的,懲罰性抄寫也類似體罰,孩子不但無法有效學習,還會厭惡書寫,厭惡學習,最後放棄學習!

另有人不解「懲罰體能類的也會讓小孩厭惡嗎?比方跑步?半蹲?」陳志恆認為,要看是為什麼懲罰?要孩子跑步、半蹲的原因是什麼?和他的犯錯行為本身是否有關聯?如果是考試考差,懲罰孩子跑操場一圈,這是毫無關聯的,這樣的懲罰不妥,也沒有教育意義。


【推薦新聞】醫師打小孩100巴掌 工作慘況曝光!禾馨回應:錯就是錯了


這11字的書名讓網友嘆超貼切。翻攝自陳志恆臉書
這11字的書名讓網友嘆超貼切。翻攝自陳志恆臉書

陳志恆提醒,孩子大部分的犯錯行為,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協助。師長別一直著眼於「如何懲罰」,而應是「如何協助」,善用「正向聚焦」,就是很好的策略。

網友看了掉淚,「這本書真的會看哭」、「當時在看的時候,邊看邊哭。大人得自己覺察,才能為孩子帶來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否則只是在養育下一個壞掉的大人。」另有人嘆「有沒有壞掉的孩子和受傷的大人?」他則表示,壞掉大人會製造出受傷的孩子,受傷的孩子長大後,若沒自覺,則很大機會會成為壞掉的大人,然後繼續製造出受傷的孩子。「壞掉的大人其實也是受傷的孩子,他們也很需要被協助。」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陳姓網紅醫涉兒虐 柚子醫師揭正確「教養」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