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猴痘病例已破百例,相對古老性病─梅毒,猴痘算是新興傳染病,泌尿專科醫師蘇信豪表示,猴痘與梅毒兩者都可能藉性行為、口交等親密接觸傳播,患者也都可能出現身體有紅疹病徵,但對部分性活躍者來說,他們在診間說「寧可得梅毒,也不要得猴痘」,主因就是擔心染猴痘,可能會變醜。
相關新聞:獨家|性愛防疫出新招「10改69」 改變鹹濕連結!花美男卻照得梅毒
蘇信豪表示,上述30多歲男子外型挺拔,進診間即翻開上衣,指著胸前、背後的紅疹說「我全身長滿了紅色痘痘,這是不是猴痘呀?」「我上周有約砲,有跟陌生人『人與人連結』,是不是中鏢了?」
蘇信豪表示,這名男子本身是性活躍者,固定服用PrEP(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降低染上愛滋的機率,但PrEP並不能防止梅毒、淋病、菜花、猴痘等其他也可能經性愛傳染的疾病,因此隨即為他安排抽血檢驗,隔周檢驗出爐,證實男子沒染猴痘,但是有感染梅毒。
當蘇信豪告知男子結果,原以為他會沮喪,沒想到子竟鬆了口氣說,「還好不是得那種會醜的病(猴痘),(梅毒)那個吃個藥就好」;男子在服用抗梅毒的抗生素後,3天後全身紅疹消褪,他已叮嚀他要完整完成療程,並於3個月與半年後都要回診追蹤。
蘇信豪表示,梅毒與猴痘都是法定傳染病,都可能藉性愛、深吻等親密接觸傳染,也都可能在發病初期出現全身紅疹、淋巴腺腫大、發燒,若經危險性行為且出現病徵,確實要注意染病的可能,只是梅毒紅疹不癢、不痛、會消退,但猴痘的紅疹卻可能合併水泡或膿疤,即使痊癒患部也可能留下坑坑洞洞的疤痕。
蘇信豪表示,梅毒治療不難,重要是早期發現,及早對症使用抗生素,否則梅毒螺旋菌恐藏於體內,持續傷害身體組織器官;至於猴痘致死率很低,但致醜率是有的,且猴痘有公費疫苗可施打,可在醫師評估後接種。
根據疾管署網站資料顯示,2022年5月猴痘疫情開始至當年12月底,全球確認感染猴痘的 8萬多個病例中,約65 人死亡,絕大多數症狀輕微,以美國為例,約3萬名猴痘個案中,僅32名死亡,致死率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