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來臨,楊登嵙老師就指出,霜降期間屬兔、龍、猴、雞的人特別要注意,腸胃與呼吸系統容易出問題,若再貪吃生冷、油炸或辛辣刺激食物,恐引發腸胃炎、咳嗽或喉嚨不適。建議這段期間作息規律、避免熬夜,若身體微恙應儘早就醫,並遠離危險活動,防血光之災。
楊登嵙提醒,秋燥易傷肺,霜降飲食應以「潤肺養陰」為原則。建議多吃梨、芝麻、蜂蜜、山藥、南瓜、白蘿蔔、蓮藕、柿子、板栗等。銀耳蓮子粥、薏米粥、或湯品中加入沙參、麥冬、百合等藥材都很好。避免辛辣刺激、油炸與過冷食物,否則容易上火、口乾舌燥、皮膚龜裂。

俗話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楊登嵙建議,霜降後氣溫驟降,應適時添衣,尤其注意腳部保暖,睡前泡腳最能驅寒防病。老年人不宜穿硬底鞋,鞋襪應寬鬆透氣,防止血液循環不良。
秋末氣候變化大,冷熱不定,常有「賊風」趁虛而入,導致全身痠痛、疲倦或氣管炎。楊登嵙提醒,切勿貪圖通風而忽略保暖,夜晚應加被蓋衣、避免直吹冷風。霜降後作息要「早睡早起」。秋季容易疲倦,但長時間賴床反而會讓身體缺氧、越睡越累。建議每天比夏天多睡約1小時即可,別超過10小時,維持陰陽平衡、提升免疫力。
秋天容易情緒低落,楊登嵙建議多到戶外運動、曬太陽,尤其「登高望遠」最能開闊心胸、舒緩壓力。但運動量不宜太大,以「微微出汗」為佳,避免劇烈運動導致氣虛或受寒。霜降後日照減少、氣候蕭瑟,人體褪黑激素分泌增多,易感憂鬱。楊登嵙建議,多聽輕快音樂、穿暖色衣服、與朋友聊天,讓情緒保持正向。「秋冬最重要的養生法,就是放鬆心情,少煩惱、多微笑。」。
《壹蘋新聞網》提醒您: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王冠閎全運拿下200蝶5連霸 本屆已拿「3金3銀」朝名古屋亞運金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