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醫學專家王士豪醫師今(20)日在臉書發文,點出必須要封山的背後關鍵,「政府的救援資源就只有一套!」若堰塞湖潰決恐釀重大災害,必須優先保留救難人力與裝備,「不是愛封,是怕救不了。」

王士豪表示,很多人不理解,為何災害在太魯閣,卻連南湖、合歡山也封?「因為政府必須重新部署救難資源!」當堰塞湖潰堤風險升高,國家救難體系得全力戒備,將有限資源集中在高風險區域。

他指出,台灣「開放山林」能成功,是因為有一整套免費的山區救援體系撐起來。像是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在各高山山屋設置加壓艙,讓高山症患者可即時獲救,「這些背後的無名英雄,才是讓大家能安心爬山的真正功臣。」

王士豪說得直接:「資源就那一套。」若太魯閣堰塞湖可能引發重大災害,政府自然得優先佈署在那裡,否則萬一堰塞湖潰堤、救難分散,後果不堪設想。他也替政府緩頰,「很多登山網紅或民眾沒參與過救難部署,不了解政策調整背後的壓力。事實上,這是『旅遊避險』的一部分,先暫停開放,是在保命,不是刁難。」

最後他感性表示,感謝所有默默負重前行的救難人員與內政部團隊:「他們不只要防災,還得忍受民眾的罵名,真的很辛苦。」他呼籲熱愛登山的朋友們,「先忍忍吧!等災情穩定,資源回歸,山還在,大家再一起上山。」。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運會高雄女籃代表隊出大包 運發局震驚:賽後會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