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溢流,下游慘遭洪水成災,野地型網紅小飛,早上當月2日就發文示警,他寫道:「今年夏天,花蓮萬榮的馬太鞍溪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可能不到兩個月後,它就會滿出來,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的水量潰堤,造成下游洪水氾濫。」
堰塞湖是因地震、山崩或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河道受阻,水流無法排出,在上游積水而形成的天然湖泊。常見於山區地震或豪雨過後,壩體不穩定,潰壩風險高,恐引發下游洪水災害,須嚴密監控。
小飛表示台灣每年都會形成好幾個,「其實很常見」,大部分都很小,只能存在幾週或幾個月,但有些會穩定下來,甚至能維持數十年。雖然它們其實很普遍,「但由於台灣山區的山區不易抵達,我們平常很少會前往,所以能親眼見到時感受更加特別。」
他舉了2個知名堰塞湖釀災的案例,高雄莫拉克颱風過後,高雄小林村即是一例,聚落上方土石流加上堰塞湖在短短2小時內潰決,來不及進行任何實質的工程處置或疏散,最終釀成滅村悲劇。以及1999年地震後,雲林古坑草嶺曾形成堰塞湖,一度成為觀光景點,但5年後潰堤重創當地經濟。1951年同地也曾出現堰塞湖,潰堤時蓄水量達1.2億立方公尺,奪走逾百條人命,災情慘重。
他寫道:「這正是大家對花蓮堰塞湖的擔憂,當湖水開始滿過壩頂,就會侵蝕壩體,把土石帶走。壩體表面隨之下降,流量因此增加,進而加速侵蝕,再讓流量更大,形成惡性循環,可能在短短數小時內釀成災難性洪水。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已經設置地質監測站,並準備好讓下游居民隨時撤離。因為一旦潰決,規模將會非常驚人。」未料卻無法預防憾事發生,23日馬太鞍溪潰決釀災奪命。
許多網友看了以後紛紛感嘆「人類渺小」、「堰塞湖很危險」、「先知」、「下游不能再居住,道路變河道」、「被預言到了」、「神預言!!!」、「謝謝小飛神預算」、「感謝分享讓更多人知道這大自然的力量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溢流後的破壞造成之後可怕的災害真的太嚇人」。
火線話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這篇報導屬於「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