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24日透過影片說明,可以把堰塞湖想像成是一個土砂堆積而成的臉盆,原先裝了9100萬噸水,水滿之後開始向外溢流,溢流同時也會帶走堆積在盆邊的土砂,因此盆緣會出現破口,並逐漸下切與沖刷,24日上午觀測到堰塞湖的壩體因此下切了80米,估計23日下午有6800萬噸水流出,目前堰塞湖剩餘水量約2300萬噸。

至於為何不透過工程手段破壞壩體,或引流減少蓄水。林保署指出,堰塞湖位處偏遠山區的深谷,根本無路可及,連人員步行的路徑都沒有,當然就無法運送工程重機具,工作人員是由空勤總隊直升機接運,才能搶時間在壩體安裝水位監測儀器,加上堰塞湖邊坡仍持續有土石崩塌,人員停留稍久都險象環生,更不用說,在上頭萬一遭受地震及豪大雨的生命危險。

林保署表示,7月26日航遙測分署執行航拍取像任務17次,計算堰塞湖蓄水量與水位上升速率,經過專家推估,即使不再發生颱風或豪大雨,僅以日常雨量推估,堰塞湖也會在10月初自然溢流,在溢流前的短短兩個月期間,不論是技術或時效上,以工程手段改變堰塞湖都不可行,所以只能溢流前先協調執行下游疏濬、河床堤岸缺口與馬太鞍橋墩補強。

火線話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這篇報導屬於「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王定宇回應了! 揭露要求殺傷力消息反擊「完整的意思」
  2. 要求「殺傷力消息」真是綠群組 民進黨團:是討論救災第一線狀況
  3. 光復鄉6歲女童受困兩天獲救 網謝消防員:當媽的看到都哭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王定宇回應了! 揭露要求殺傷力消息反擊「完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