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78歲的劉阿姨,確診失智後曾因記憶力退化、情緒低落而長期不出門。但在醫師開立「社會處方箋」及家人支持下,她參加了烘焙課和舞蹈活動,不僅找回自信,還重拾笑容。醫師強調,失智症不可怕,及早就醫並善用社區資源,能讓長者過得更有品質。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台南永康和仁德區的老年人口比率分別高達15.99%與19.12%,失智人口估計已超過4,000人。為因應挑戰,醫院自2019年起就推動「失智友善社區」,今年更擴展到仁德區,結合地方政府、社區據點與醫療專業,建立支持網絡。
在9月21日的「國際失智症日」活動上,奇美醫院將在奇美博物館舉辦「活力熟齡青春健康Fun市集」,安排腦力挑戰、營養互動、社區表演等攤位,還有「護腦聰明籤」宣導。這個籤詩結合14項可改變的失智危險因子,把廟宇文化與健康知識結合,讓民眾求籤同時學習護腦方法。
副院長陳綉琴指出,社會處方箋能媒合藝文場館、觀光工廠與銀髮餐廳,讓失智長者透過活動延緩退化,也減輕家屬照護壓力。奇美醫院希望透過醫療、社會與文化跨界合作,把「失智友善」落實到社區日常,翻轉大家對失智的想像,打造更有韌性的高齡社會

「每天一杯」對抗日常重金屬 醫:皮膚更亮、排便更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