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淡江大橋合龍典禮」上,總統賴清德表示,淡江大橋完工通車後,預計可減少關渡大橋約三成及竹圍路段約17%的交通量,使往返雙北市中心更加便捷,並可直達桃園機場。
賴清德指出,淡江大橋主塔造型取材自雲門舞集舞者的線條,並特別考量不遮擋淡水夕照,最終成就了全世界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當年因主橋工程特殊複雜,歷經7度流標,曾一度有人建議將主塔設計由3D曲面簡化為平面,以降低施工難度與成本。但中央與地方始終堅持原有理念,最終保留下這座兼具藝術與工程價值的獨特橋塔。同時,淡江大橋已於今年獲CNN評選為全球11大重要建設之一。
此外,中央政府會依據地方發展需求給予支持。以新北市為例,中央在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及淡海輕軌三項建設的投入已逾300億元。

推薦新聞:桃機「3大連假」最塞非中秋節 搭機注意每日5.5小時歲修

交通部長陳世凱則表示,淡江大橋推動過程確實充滿挑戰,主橋段因橋型特殊,2年內流標7次,第8次才有廠商投標,且一度因經費不足,工程面臨停擺。關鍵時刻在中央、地方及多方協調下,最終獲得支持與增補預算,主橋段得以於108年2月正式開工。
陳世凱指出,今日見證的是八里端最後一個節塊的吊裝,節塊吊裝完成後,預期會比八里端橋面低約120公分,這是結構上的正常現象,後續將透過斜索施拉抬升橋面,消除高差,讓線形平順並與八里端橋面對接,正式完成合龍作業。接下來將進行橋面瀝青舖築、索力調整與塔吊拆除等。
陳世凱也宣布,淡江大橋預計115年4月達成通車條件。為讓民眾能親自體驗大橋之美,未來將於通車前辦理藝術季活動,邀請大家走上橋面感受這項歷史建設。115年5月通車典禮,更將邀請國際知名表演團體現場表演,結合文化藝術,共同見證這座新地標啟用。

公路局說明, 淡江大橋計畫自103年1月由行政院核定後,分為3標推動。第1標與第2標率先開工;第3標為主橋段,於104年完成國際競圖決標,由中興顧問公司(結合德國LAP公司與英國Zaha Hadid建築師事務所)獲選負責設計。由於主橋橋型特殊,且施工位置位於淡水河口,受強風、潮汐及複雜環境影響,施工挑戰極高,致使106年至107年間共經7度招標流標。其後經檢討調整預算並提報修正計畫,計畫經費由154億元調整至212億元,其中主橋預算提高至125億元,才得以順利決標並於108年正式動工。
110年10月,第1標與第2標率先通車;今日主橋段亦正式完成合龍,預計115年4月可達通車條件。整體計畫經費共計230.38億元,其中新北市政府負擔85.66億元(含淡水捷運延伸線共構工程13.3億元),其餘部分則由交通部負擔72.37億元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負擔72.36億元。

火線話題 | 淡江大橋合龍爆插曲
這篇報導屬於「 淡江大橋合龍爆插曲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