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強調,公館圓環事故連續7年全市第一,且全國嚴重度最高,改善刻不容緩;雖公車專用地下道因工期及交通紓解考量需填平,但大客車專用道仍會保留,改為平面型式;平面化後現行福和橋及基隆路公車,也將規劃進入羅斯福路平面公車專用道,除強化公車競爭力外,可改善羅斯福路路側車流交織。

然而,苗博雅指出,尖峰時段每小時有300班公車行經捷運公館師大分部站,地下道若填平將全數回到地面行駛,造成嚴重塞車,並引用北市府2021年評估與2024年委外報告,均顯示其難以視為交通可行方案,其中也提及「較現況差40至45%」,她認為北市府忽視科學數據與專業評估。

相關新聞:公館圓環9月中拆除 北市府延後數月終拍板

苗博雅更批評,北市府「惡意扭曲學者研究」,點名台北市長蔣萬安帶領的市府團隊「展現獨裁DNA」,質疑只為了急於求成、留下看得到的建設政績。

對於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說「公車影響只有數秒」,她反嗆此言不知民間疾苦,「難道要讓公車乘客在地面上塞車,他卻拍拍屁股去選新北市長嗎?」

交通局認為苗博雅與民團先前提出的導引線,未有預期效果。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交通局認為苗博雅與民團先前提出的導引線,未有預期效果。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北市府最終決定填平地下道惹議。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北市府最終決定填平地下道惹議。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台唯一無紅綠燈縣市「朝聖之路」開跑!首團5日遊董事長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