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年來醫療自費項目激增,壽險公司醫療險損失率爆衝,有些保單損失率高達200%,因此研擬調漲。金管會委託保發中心研究的訂價合理性作業指引,包括「一年期以下保證續保的個人健康保險」若符合長期虧損、近年理賠明顯惡化趨勢2條件,業者可申請調漲保費,首年最多漲30%,後續年度每年以10%漲幅為限。
不過金管會規定,為避免調漲引起保戶反彈,保險公司需「兩階段」通知所有保戶,包括調漲前要先和保戶預告將調整保費,調整費率後也要再度告知保戶。
「好險在這裡」網站總編李柏泉則指出,以癌症為例,可以考慮買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他說明,假設數百萬的保額,一旦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整筆錢就給你」,當需要住院醫療的時候,換實支實付險發揮「損害填補功能」;不過當進行的醫療不需要住院,整筆理賠就是經濟後盾。
李柏泉認為,民眾可能不一定有機會,或不必然要用到昂貴的自費醫療,但是還有生活的開銷、家人的需要必須支應,所以這種因為重大健康危機帶來的損失,這樣的「整筆理賠保單」一樣也可以發揮功能。

長期仰賴AI判讀 醫生腫瘤檢出能力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