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芷芸在社群表示,決定不回花蓮教課並不是一個匆促的決定,她坦言在花蓮任教的時間也能陪伴父母,是相當療癒的時光。但在去年4月3日地震後,一切變得不同了,因為對交通的不確定帶來壓力,加上台北工作安排緊湊,讓她每逢要回花蓮時就會擔憂「雨會不會下大?」、「鐵路會不會中斷?」、「我來得及趕回台北音樂會嗎?」,表示只要下雨、餘震,回花蓮這件事,就會像是變成一大片烏雲一般籠罩著她。
陳芷芸也在地震後開始思考,學生的老師如果就在花蓮,是否對學生來說會更穩定,也開始懷疑當年那份熱血與決定,對學生們來說真的是好的嗎?交織著愧疚的自問,讓她開始理解:有些事情,也許沒有非我不可,有些選擇,也許沒有對錯。
面對在花蓮的學生,陳芷芸非常感謝學校裡還有許多老師為了孩子的未來,不斷更改教育方式,在她心中比任何人都偉大。許多現已是大學生的昔日學生,還希望她能教到他們的小孩,陳芷芸曬出學生給她的感謝卡片,在跟學生道別時,也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師。
陳芷芸在上(5)月於臉書曾經指出:「地震之後,鐵公路就變得脆弱,每當要坐上車的那一刻,心裡總是緊張焦躁。長期在花蓮與台北間奔波的我們,這樣提心吊膽的『回家路』究竟要持續多久?」她期盼交通政策不再只是數字與圖表,而是真正把「人」的生命、安全與情感放在最前面,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也是花蓮人最卑微、卻最深切的願望。
陳芷芸在花蓮明義國小擔任鋼琴兼任老師已12年,因為本身是花蓮人,讓她興起回家鄉回饋服務的信念,也這樣一路堅持了12年,每週一次、週二至週三從台北往返花蓮任教,風雨無阻。

兒童台跳《大展鴻圖》 影片被罵到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