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電資碩士網友在論壇發文詢問,自己對純軟體興趣不高,有意轉往韌體領域發展,但也考慮繼續走AI路線,該如何選擇?該篇貼文引發眾多前輩熱心回應;有人認為若重視生活品質,可選擇純軟公司,環境穩定、薪資也不錯;也有人鼓勵選AI,認為主管多半無法分辨技術對錯,發展空間大。

不過,有不少人提醒,AI雖具前景,但門檻高、變化快,若中年失業將面臨激烈競爭;相比之下,軟韌體則更為扎實,只是產業競爭激烈,且對學經歷要求高,可能較難進入。

推薦新聞:輝達落腳台北原因曝!蔣萬安自爆和黃仁勳像老朋友

盤點韌體工程師所具備的職能包括:軟韌體程式設計、程式偵錯修改與維護、技術文件撰寫能力、撰寫測試計劃及測試報告書、資料通訊與網路應用、軟體整合測試以及通訊傳輸相關軟硬體工具應用,整體而言,韌體錯誤往往難以重現,需具備冷靜、有邏輯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上韌體技術更新慢、難度高,需要不斷學習及累積經驗,因此職能含金量極高,不易被取代。

莊雨潔表示,科技業從業人員平均薪資高居產業之冠,不僅起薪優渥,且隨著資歷累計,員工的分紅獎金更驚人觀察「韌體工程師」,根據資料庫顯示,研究所學歷入行不到一年的韌體工程師平均薪資6萬8400元,待滿3-5年後的薪資則可突破8萬元大關,薪資成長動能極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東京「京急電鐵」彩繪列車來台!6個月行駛台鐵宜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