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柏璇解釋,中醫所說的「正氣」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免疫系統,當人體正氣充足,就能有效抵禦外來病毒。反之,若免疫力低下,則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各種感染發生。她指出,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壓力過大、慢性疾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患,以及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都需要特別注意。

推薦新聞:獨家|具俊曄寸步不離大S 小S悲痛轉憤怒

想要提升免疫力,中醫建議可從日常作息與飲食著手,搭配適當中藥調理,蘇柏璇提供5個實用方法:

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胃健康才能產生足夠的氣血來維持免疫力。可適量食用紅棗、山藥、黨參、白朮等健脾食材,並避免吃太多生冷食物。
養肺固表:類流感常發生在寒冷季節,保護肺部功能相當重要。可適量食用黃耆、人參、防風等中藥材,幫助增強肺氣、抵禦病毒入侵。
補腎陰腎陽:腎為「先天之本」,與免疫功能息息相關。可適量攝取肉蓯蓉、枸杞、黑芝麻等補腎食物,提升身體的整體防禦力。
保持好心情:中醫認為「肝氣鬱結」會影響免疫力,長期壓力過大、情緒低落,容易讓身體失衡。建議適時放鬆心情,可飲用玫瑰花茶,或適量服用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氣的中藥。
善用三伏貼:三伏貼是一種中醫穴位療法,在特定節氣將溫熱性中藥貼於特定穴位,能調節免疫系統,減少過敏與感染風險。

蘇柏璇強調,流感流行時期,除了透過中醫調理,平時也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如勤洗手、保持環境通風、睡眠充足等,才能有效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延伸閱讀:搶打流感疫苗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小心流感!到這個國家請注意 15年來傳染最高峰已有1.3萬人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