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林尚瑛今日代表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廖玉蕊兒子阿棒.阿達勒本代表受贈,表彰廖玉蕊一生致力於排灣族民俗的保存、傳承傳統手紋文化,維護部落社會階序倫理,為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留下重要文化資產之貢獻。

廖玉蕊生於1932年,2021年8月30日經屏東縣政府公告認定為「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veci'nua lima)文化」保存者。文化部指出,手紋文化為排灣族傳統民俗,反映部落的家族族源、身分、地位、階級。圖案構成代表自己與祖先的關係與身分認同,包含河川、蜘蛛紋、蛇紋、太陽、人形等,皆展現與土地的關聯性,也詮釋著排灣族傳統社會階序倫理。

推薦新聞:銀裝玉山晨光灑落!強烈冷空氣持續逼近 北部恐再探低溫

排灣女子刺紋的順序大致會先從手背上開始,通常一天可將一隻手的刺紋處理完成,所以刺紋的過程依照圖紋的繁複程度至少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而手紋對女子本身、家族、部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手紋伴隨其一生。

此外,為感念廖玉蕊耆老對於「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veci'nua lima)文化」的保存維護,相關單位將依據屏東縣手紋保存維護計畫相關策略,持續輔助手紋文化的傳承紀錄工作,讓這項珍貴的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永續傳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補班日免憂鬱!三大速食買1送1 免費吃披薩、雞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