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金發文指出,流感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疼痛和極度疲倦。當病情惡化時,可能出現以下嚴重跡象:

1.嚴重呼吸困難,可能是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表現,尤其在老年人或慢性肺病患者中較常見。
2.持續高燒,如果發燒超過 3 天且未見改善,可能提示細菌性肺炎或其他感染。
3.意識混亂或極度疲勞,這可能是低氧血症或全身性感染的徵兆,需立即就醫。
4.持續胸痛或胸悶,可能與心肌炎、心臟衰竭或肺部感染有關。
5.尿量減少與嚴重脫水,可能導致腎功能受損,影響身體代謝功能。

另外,陳志金提醒,流感預防措施,最佳方法包括接種疫苗與個人防護措施3要點,勤洗手:使用肥皂與清水清潔雙手,可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佩戴口罩:在公共場所可減少飛沫傳播的機會。避免接觸病患:減少與感染者的密切接觸,以降低感染風險。

根據全球衛生機構的建議,以下高風險族群應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1.年長者(65歲以上):老年人感染流感後併發重症的風險較高,疫苗接種可顯著降低住院與死亡率。

2.慢性病患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如COPD)、腎病等患者,這些人感染流感後更容易出現併發症。

3.孕婦與產後婦女:孕婦感染流感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較高,疫苗接種不僅可保護母體,也能提供新生兒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4.兒童(6個月至5歲):幼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感染流感後較易併發肺炎或中耳炎。

5.醫護人員及照護者:醫療從業人員因頻繁接觸病患,感染與傳播風險較高,接種疫苗可保護自身與病患。

陳志金說明,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尤其對於高風險族群而言,更應積極施打疫苗以保護自身健康。

 

 

延伸閱讀:大S猝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辜嚴倬雲辭世享嵩壽105歲 振興醫院院長感念醫療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