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冠宇發文表示,「我認為,不用譴責大S的延遲就醫」,原因不是逝者已矣,而是就醫行為原本就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一是疾病特性,二是環境,三是患者內在狀態,「患者對自己的狀況不一定是最清楚的,遑論正確判斷」。

姜冠宇指出,大S當下會覺得再看看,「這也是那個世代以上很多病人的思維」,回顧疫情時,很多隔離病房的病人本來看起來還好,結果攝影機呈現改變一個姿勢,就坐在那邊猝逝了,「病人猝逝前一秒都可能覺得自己『還好』,凡是非典型肺炎進展很多都是如此,包含流感」。

再來是環境,姜冠宇坦言,日本分級醫療制度較為嚴格,加上語言可能成為心裡的障礙,「台灣的醫療親民,是舉世獨特環境,還類似多語言環境,你若沒有生活在外過,真的很難想像醫療的本質是如何的冰冷與不友善」。

最後是患者本身的內在狀態,曾有「幸福感」跨國研究指出,人類投資在醫療,是被認為相對「不幸福」的,這讓姜冠宇很震撼,「我難以想像原來醫療本質是如此讓人想遠離」,因此他認為像大S這樣感性的人,會對於有幸福感的事物不經思考追求,而對於冰冷、陌生、過度理性的事物,當然遠離,「所以,我是不會責怪她延遲就醫,這可能是海外就醫的共通困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S掀流感疫苗搶打潮「這縣市被搶光了」 全國剩餘量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