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接力生成,慎防共伴效應!」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隨後循太平洋高壓的西南側邊緣,持續往西北方向前進;在11/6至11/7之間,將會進入到鞍型場內,環境導引氣流頓失作用,颱風將呈現近似滯留或打轉的現象。

林得恩預估「銀杏」將來可能會有2條路徑,第1條路徑,將非常靠近菲島的呂宋,從巴士海峽通過,自東向西進入到南海,這條路徑有機會與臺灣附近環境的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造成臺灣北部及東北部顯著且集中的降雨。

第2條路徑,當太平洋高壓東退明顯,颱風將自南向北,從臺灣東方外海通過,這條路徑將會使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及東半部的降雨增多。

林得恩提醒,不管未來是走那條路徑,當颱風愈靠近臺灣東南方外海時,都會造成環境氣壓梯度變大,使得東北季風增強,並易肇致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北部地區的間歇性陣風增強,以及水氣增多。由於時間尚久,不確定性大,應再持續追蹤監測觀察。

颱風「銀杏」已生成。氣象署提供
颱風「銀杏」已生成。氣象署提供
延伸閱讀:銀杏颱風增強中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強冷氣團南侵!先濕冷轉乾冷低溫不到10℃ 最冷時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