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董事長、高市府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高流園區位在高雄港11至15號碼頭,營運後場域內各類型音樂演出、市集與集客活動頻繁,更與緊鄰的駁二連成一氣,已是高雄重要的文化地標與休憩場域。但事實上整個港灣的推動轉型不易,高流的建設更是一波三折,《音樂人的所在》就是透過訪查取材,紀錄下高流成為音樂人群聚場域的推動歷程,不僅回望過去也期待面向未來,引進更多音樂活動,讓產業聚落在此成形。
熱門新聞:康芮颱風來襲!陳其邁視察楠梓仁武區排水清疏 籲市民做好防颱
身兼全片監製的高流執行長丁度嵐則指出,高流成立後除自辦藍寶石演唱會、打狗祭等大型音樂會,平均每年更有超過百場各類型音樂演出,例如剛落幕的打狗祭三天超過18萬樂迷參與,場域內9座舞台提供65組藝人演出,今年藍寶石大歌廳締造兩場完售佳績,而今年初黃色小鴨在一個月內吸引900萬人次來到高流愛河灣,顯見高流的建設營運帶動城市音樂與文創活動蓬勃發展。於3周年慶時推出《音樂人的所在》紀錄片來回顧高流建設前的港灣轉型與推動歷程,也乘載音樂人的見證與期許,格外有意義。
《音樂人的所在》片長約30分鐘,由導演孫介珩、看不見電影工作室製片團隊歷時近一年才完成,期間遠赴英國倫敦威爾康圖書館專訪視覺藝術研究發展專家威廉.舒巴赫(William Schupbach),並拍攝到1871年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當年打狗港照片濕版玻璃底片。也前往日本大阪採訪關西大學經濟系教授北波道子分析百年前高雄築港規劃,並透過資深引水人胡延章、拆船業者黃道明,今年高雄文藝獎得主、藍色狂想創辦人紀華麟,在地音樂人及樂團滅火器、林生祥、淺堤及爵式負責人Patrick,以及推動高流建設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前高雄市長陳菊、副市長史哲多位關鍵人物的專訪,讓民眾認識曾被圍牆阻隔的高雄港面貌,還有高流興建的波折歷程。
導演孫介珩表示,《音樂人的所在》從高雄港一百多年前的打狗港談起,也觸及日治時期築港建設,雖然文獻都有相關記載,但藉由此片把視角拉開,儘管拍片預算有限,只能以最小的三人編制,四天快速往返住背包客棧,還是決定直接到英國取材了解當年約翰.湯姆生為何帶著沉重的拍照設備遠渡而來?高雄築港則從更宏觀的經濟產業史來看對高雄、台灣,甚至是對整個亞洲的影響。 另外訪談每天於港口進出的引水人,從他的獨特視角與工作環境觀看高雄港的發展興盛,而拆船業則可延伸帶入酒吧街的消費與音樂文化,呈現港區發展的庶民面向。
受訪的高雄音樂人在片中都提到過往除了西子灣、旗津,很少看到海,對高雄港多是禁區印象,因駁二營運才帶動轉變。滅火器表示是高中快畢業時找場地表演才發現駁二月光劇場,當時連出借辦法都沒有,旁邊還雜草叢生,後來也辦了月光劇場首場演唱會。淺堤則感謝草創期月光劇場的養分一直影響到現在,對當時的表演留下深刻印象。林生祥亦提到小庫跟大庫的演出,駁二變成跟大家生活在一起、很多年輕人聚集的地方。
針對灣區轉型與推動高流建設,《音樂人的所在》專訪曾參與2005年推倒高牆、13號碼頭退役的現任市長陳其邁及爭取並推動高流建設案的前市長陳菊、副市長史哲。陳其邁表示當年推倒高牆是市港合一重要里程碑,更開啟接續20年的城市轉型,高流開幕完成舊港區轉型最重要的一塊拼圖。2008年曾率市府首長在碼頭靜坐的陳菊則說,當時必須透過抗爭讓新政府知道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是需要南北平衡。如今回望,「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來,留給世世代代的高雄人!」史哲強調,矗立在港邊的高流代表高雄轉型的決心與定錨定調,也就是高雄不只是重工業,而是轉向成「人」的產業,有更多的可能會在這裡發生。
時值高流成立3周年,受訪音樂人也分享對高流的期待。滅火器表示可在高流把經驗分享給想要踏入音樂產業的人,從這裡獲得養份面向世界。淺堤則感性提到,地景是需要相處的,目前感覺好像要認識一個新朋友、慢慢跟它(指高流)變熟的感覺。但可跟家人驕傲說:高流是你的場館、這就是你所在的地方。林生祥期待高流營運能把音樂產業在地慢慢深耕壯大,「未來不管是台灣的音樂人,甚至是世界上各地的音樂人,可以來這邊辦演唱會,我相信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紀華麟認為高流成立是高雄一大福音,希望有更多的音樂人才來這邊表演,讓民眾近距離接觸到音樂的氛圍。
全片最後,多位音樂人應導演之邀推薦最能代表高雄的自己的創作。滅火器團員不約而同分享〈長途夜車〉,主唱楊大正坦言創作時就是意識到有一天會返鄉的心情,只是當時還看不到返鄉的路徑、不知道何時可以回家。淺堤團員則理所當然推薦〈高雄〉,建議歌迷可以多停幾個紅燈把一首歌品味完,體會生活在高雄就是這種感覺。Patrick推薦巴西音樂人Antonio Carlos Jobim的Bossa Nova代表作〈Wave〉,表達高雄就像海浪,有著一波又一波的感覺,有很多的可能性!
《音樂人的所在》30分鐘完整版今日起在高流官方Youtube頻道(https://kpmc.tw/k00VQufy)公開上線,歡迎民眾點閱觀賞,一起跟著所有受訪者及製片團隊遠赴英、日取材,再次深度認識打狗港蛻變與高流建設的推動歷程。